2005-08-01 00: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一、充分认识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支持基层文化建设
基层文化工作是整个文化工作的基础,担负着直接开展文化工作与创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任。基层文化工作对于陶冶人民群众的情操,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有着直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就必须加大财政投入,推动基层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这是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历史使命。
——财政文化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多年来,教育和科学经费投入增长速度均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文化经费投入增长速度则保持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九五”时期,全国文化事业费财政预算拨款年均递增14.96%,至2000年达到67.03亿元。财政文化事业费支出重点用于保证基层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经费需要。2000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和群众文化事业财政预算拨款占文化事业费财政拨款的比重分别为22.1%和18.7%,比1995年提高2.4和1.7个百分点。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扶持困难地区基层文化事业发展。在确定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数额时,文化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来,中央财政总支出中一半以上用于补助地方,其中一部分可由地方用于文化事业的发展。此外,中央财政还设立了地方文化设施维修和设备购置专项经费及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专项经费。省级和地市级财政也都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对基层文化事业给予了相应扶持。
——制定文化经济政策,鼓励和引导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九五”期间,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对宣传文化单位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建立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开征文化事业建设费、实行电影5项优惠政策、鼓励对文化事业的捐赠等政策措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文化筹资机制和多渠道投入体制初步形成。
二、认真履行财政职能,继续支持和促进基层文化事业发展
——进一步加大基层文化经费投入。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要求,确保文化事业经费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2002年,文化部文化事业费财政预算拨款比上年增长47.6%.地方文化事业费支出也要有相应增长。要切实加强群艺馆、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基层文化事业单位建设,保证公共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购书经费,群艺馆、文化馆(站)有一定的业务经费。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要将部分国债资金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并带动其他资金配套投入。
——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带动基层文化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在分配中央财政对地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补助资金时,应对中西部困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给予倾斜,保证专款专用。从2002年起,中央财政将“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专项补助经费和地方文化设施维修购置专项补助经费由500万元和600万元分别增加到1600万元和1400万元。此外,还专项安排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经费4000万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经费2000万元,用于支持优秀剧节目创作和文化信息网络建设。对文化部提出的“送书下乡工程”“流动文化服务车购置”“开展老年教育”“加强城市街道、社区文化站建设”“加强文化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等项目,拟安排一定资金给予重点支持。
——促进体制改革,转变投入方式,严格资金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和促进文化体制改革,配合有关部门抓紧解决基层文化单位机构重复设置、布局不合理、规模效益不高、损失浪费等问题。同时,要适时调整投入方式和投入结构,制定切实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支持基层文化发展。“十五”期间,各级财政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41号),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引导资金投向,调整文化布局,支持基层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使用应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要鼓励社会力量对文化事业进行公益性捐赠,进一步拓宽基层文化单位的筹资渠道。
【对话达人】事务所美女所长讲述2017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中高企与研发费那些表!
活动时间:2018年1月25日——2018年2月8日
活动性质:在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