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41 苹果版本:8.7.4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谈会计电算化形式下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稽核

来源: 程杰 编辑: 2012/11/23 10:46:16  字体:

  会计核算,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账务处理流程相互结合的方式,它规定了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关系,采用适当的会计核算形式,是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前提。原手工会计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主要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和通用日记账核算形式等。这些会计核算形式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①处理环节多,处理内容分散;②处理流程重复,数据核对工作复杂;③处理周期长,信息传递、反馈慢,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差。会计电算化核算形式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会计电算化系统实现了从记账凭证到会计报表编制过程的自动化。提供更为真实、可靠、及时的会计信息,以满足投资者等各方的需要。会计软件公司也提出“让管理更简单”为核心设计理念,面向企业管理需求开发设计,旨在提高管理能力,完善规范业务流程,全面覆盖企业管理的5大关键环节:老板查询,财务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仓存管理于一体的企业管理软件。

  1会计电算化下的会计核算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区别

  1.1账簿本质的变化

  账簿作为存放经分类汇总的会计数据的载体,是一个承前启后、不可缺少的桥梁与纽带,手工会计账务处理的中心问题就是账簿问题。账簿的内容则是账户记录。账户就是对会计数据进行分类、归集而设置的单元。在电算化系统中,会计信息的生成仍然离不开账户,但账户的存储载体确是多样的。实践已经证明,在磁、电、光等介质保存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得以保证的前提下,人们需要的各种核算资料尽可通过调用这些介质上的数据库文件并加以显示。电算化系统中的“账”是凭证库文件及相关数据(主要是各会计账户的期初余额数据)自动地、准确无误地派生出来的。保留了凭证库文件及相关数据,也就保证了账簿的存在。在电算化系统中,“账簿”仅仅是沿袭了传统会计的概念,其本质是虚拟化的。

  1.2记账过程发生的改变

  记账,是手工会计账务处理流程的核心环节。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在电算化系统中,记账过程却是一个虚过程,因为并没有生成实际的账。这里所谓的“记账”就是将账前凭证库文件中审核通过的记账凭证做上过账标识或者另外形成一个账后凭证库文件,表明该记账凭证已入账,不允许再对其进行无痕迹修改或作废、删除操作。如果有错误,只能采用类似于手工会计下的红字冲销法,通过输论文联盟入“更正凭证”予以纠正。在电算化系统中,平时不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及总账,只将记账凭证保存在一起,在需要时再采用瞬间成账的做法:根据科目余额库文件的期初余额数据和记账凭证库文件的科目发生额数据,当即形成所需的“账簿”并予以输出。以前手工记账漫长的过程现在只需瞬间完成。

  1.3对账环节不复存在

  在手工会计中,分类账分为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其登记的原则是“平行登记”,即把来源于记账凭证的信息一方面记入有关总账账户,同时还要记入该总账所属的有关明细账账户,并通过定期对账来检查和纠正总账或明细账中可能出现的记录错误。这种通过低效率的多重反映和相互稽核来换取数据处理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是手工会计核算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对账是设置账簿的产物。计算机本身是不会发生遗漏、重复及计算错误的。只要会计软件的程序正确且运行正常,账证、账账一定是相符的;只要报表公式定义正确,账表也一定相符。这样,就使手工会计下的对账环节不复存在了。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形式的影响是深远的,会计核算工作要从所要达到的目标出发,重新构造会计模式,设计出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效率更高、数据处理流程更加合理的会计核算形式,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满足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需求。

  会计核算电算化后,会计核算变得快捷的同时,随着财务工作重心的转移,除日常的会计核算业务外,财务人员需要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和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工作领域和内容的变化要求稽核工作也随之变化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会计稽核是会计机构本身对于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的一种自我检查或审核工作。建立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其目的在于防止会计核算工作上的差错和有关人员的舞弊。通过稽核,对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疏忽、错误等及时加以纠正或者制止,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会计稽核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资料质量的重要保证,是企业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有效地避免各种不应有的经济损失,防范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强化会计稽核工作,将使会计工作更快地走上正轨,从而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2会计电算化下会计稽核的必要性

  (1)通过会计稽核工作,对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疏忽、错误等及时得到纠正或者制止,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有效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是规范会计行为的有效手段。

  (2)会计业务处理是通过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这样的流程来展开的,每一步骤都需要会计人员进行收集、整理、记录、计算,记账过程更避免不了许多重复转抄工作,原先的手工操作通常是在重复繁琐的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而应用会计软件后,财会人员仅需将数据一次录入,其他的过程均可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且瞬间即可完成,这时人们容易忽视了原先操作过程的细节,完全信赖于计算机,以致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电算化如果程序权限设置不当也为舞弊提供了条件,且更隐蔽,防范更加困难,那么针对电算化处理过程进行完整细致的稽核是完全必要的。

  (3)规范的会计核算离不开自身的正确稽核。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在财务工作逐步从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转型的时期,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控制,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所以,强化会计稽核工作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需要。

  3目前会计电算化过程中会计稽核应注意的问题

  (1)稽核工作本身未受到企业领导应有的重视,稽核结果和提出问题与建议不被重视,稽核人员素质、业务水平没有保证。

  (2)内部稽核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目前仍有多数企业停留在账目基础上的稽核监督,未将重点转移到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及执行上,既不利于对经营活动进行事前监督分析,也不利于对经济效益、内控机制进行有效评估。

  (3)稽核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复合型人才。目前稽核人员大多来自财务与业务部门,对电脑系统不熟悉,很难适应内部稽核现代化的要求;有些稽核人员怕得罪人,工作敷衍了事,这些都影响了内部稽核工作的正常开展。

  (4)现行的稽核方法、程序大多针对单纯的会计核算业务,而很少涉及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稽核检查。

  4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和稽核的措施

  (1)培养高素质核算和稽核人才,整合队伍。

  (2)通过不同形式提高核算和稽核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采取轮岗方式,提高综合业务水平;二是加强会计准则知识和业务技能学习,提高核算和稽核人员业务能力。

  (3)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使稽核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企业现有内控制度进行梳理。首先,完善制度体系,提高可操作性,以规范企业经济行为;其次,细化完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操作内容,使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避免因制度不完善造成的漏洞。

  (4)强化稽核分析与评价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稽核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那么稽核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纠错上,更重要的是稽核发现问题的处理,及时纠正会计业务处理错误。可以借助日常的稽核分析,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和方式,提醒财务人员应该怎样处理,不再出现类似错误;对于发现的财务管理流程问题,应及时提醒财务管理人员予以解决,以优化流程;同时稽核部门、人员能够获取丰富的关于内部控制状况和有效性方面信息,从而改进稽核的程序,使内部稽核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内部稽核的效用。

  中国经济现在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不断调整,会计管理职能的不断深化,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与补充,不论是对于会计职业的发展,还是对于会计人员个人的发展都日趋迫切,会计人员应通过多种学习途径,不断完善自我。会计人员应提高综合素质:

  (1)具有扎实的会计基础。会计工作专业性比较强,无论单位大小,业务繁简,其会计工作的基础都必须要扎实过硬。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经济管理工作对财务核算、财务分析和财务信息反馈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会计工作将向更高层次发展。要熟悉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和财产清查方法,熟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熟知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年限等。每个会计人员都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有新的要求。会计电算化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局限本专业,而是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特别是电算化条件下,网络技术的革命带来企业管理、营销方式、财务管理的革命,财务软件向网络化、管理型发展,迫切需要会计人员掌握必要的网络和应用软件知识。

  5结语

  每个财会计人员要熟练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会善于运用经济管理及现代管理知识、方法和手段,解决会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对处理各种具体问题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向多能型方向发展。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zoe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