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镇宁农信社支持三农与非公经济 拓宽农户致富路
今年以来,镇宁自治县农村信用社结合地方特色,把支持“三农”经济与支持“非公经济”相结合,促进了地方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拓宽了农户的增收致富渠道,为“非公经济”注入新鲜活力,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
该县农信社依托镇宁自治县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带动其他非公企业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户就业渠道,促进了农户致富增收和区域经济的循环发展。
在非公企业贷款投放上,采取企业联保、工商户联保、社团贷款与担保抵押等多种贷款方式相结合,切实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抱稳“西瓜”;在合规经营与风险可控前提下,坚持“快审、快批、快投放”的原则,简化贷款手续和程序,对旅游业贷款特事特办,确保贷款及时、足额发放到借款户手中;在一些农发项目、政府重点扶持项目上,积极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沟通、协调,采取部分财政贴息的方式减轻借款户的利息支出负担。多种信贷资金投放渠道和优惠措施,不仅有效解决了企业、个体商户“贷款难”问题,而且降低了企业和投资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成本。截止10月底,该社累计投放各类企业、工商户等非公经济贷款达3.26亿元,1000余户个体工商户、企业受益。
为保证贷款的合法与合规性,壮大信贷资金实力,该县社采取“社团贷款”的方式,牵头组团,与周边的县(市、区)联合出资,满足像黄果树集团公司一类资金需求额度大,贷款期限较长的大中型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今年以来,累计发放“社团贷款”1.23亿元,利用其他县(市、区)银行业资金8000余万元,实现了“修渠引水”到“引水灌溉”成功转变,真正体现了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的优越性。
为将农户小额贷款的缺点予以消除,捡好“芝麻”。该社通过创建信用村(组)、信用乡(镇),对农户进行贷款授信,采取“一次核定,余额控制,周转使用,随用随贷”的方式把农户小额信贷推向柜台,方便了农户、节约了借款成本和业务办理时间,解决了小额贷款办理难的问题,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资金保证,深受老百姓欢迎。
由于“贷款难”的问题得到化解,加快了该社贷款规模的扩大,提高了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和效益性,各项业务得到快速健康发展。截至今年10月底,该社各项贷款余额突破6亿元,今年净投放1.98亿元,累计投放达5.37亿元,实现了连续5年盈利的骄人业绩。
上一篇: 吉林: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下一篇: 西藏工布江达县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