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双城县域经济发展快促就业
从前几年提倡“走出双城”去务工,到现在鼓励“打工不出城”,双城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变再次证明,只有发展农业产业化、立足资源优势上工业,进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才是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远打算。
据该市“劳转办”介绍,随着各类大中型企业落地生根及种养业规模不断扩大,去年他们本地安置农民务工就业人口近13万人,比上年增加1.7万多人。守家在地,年收入一万多,不用担心欠薪,“打工不出城”已成为双城农民就业的一大特色。
农民打工不出村
正月,正是农闲季节,可记者走进双城市新兴乡新胜村,看到的却是装箱、搬运、装车等一派繁忙热闹的场面。
被称为全国第二大蛋禽批发市场的新胜村,十年前在全省还是出了名的“穷五屯”,多数村民要靠外出打工过日子,可随着蛋禽批发市场的发展,目前该村没有一名村民外出打工,剩余劳动力再就业全部在村内解决。
市场负责人白雪飞告诉记者,全村40个“经纪人”平均每家雇工6个人,工资最低的女工年收入都近万元,男工工资则达到一万多元。村里一半以上的家庭从事养鸡业,家家要雇工,村里劳力不够用,还得招外来人员。
“守家在地能挣着钱,谁还愿意往外跑。”白雪飞说。目前,该村老人孩子都算上3000多口人,人均年收入已近万元。
同样打工不出村的还有团结镇育仁村。该村280多户村民,奶牛专业户就有220多个,高峰时奶牛存栏3800多头,是双城市最大的奶牛专业村。凡是养牛户,至少要用两个劳动力,这样就得用去500个劳动力。养牛数超过15头的就得再雇人,一雇就是百八十人。算一算,全村只要能干活的人,一年到头就没有闲着的。
据了解,双城市目前已形成奶(肉)牛、生猪、蛋鸡、粮食加工等多条农业产业链,用工人数近10万人,70%多的农民都在从事产业化生产经营,从而形成全市性质的“打工不出村”现象。
上一篇: 哈尔滨农业未来10年投资百亿元
下一篇: 2010年哈尔滨总目标实现“六个快速”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