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民生项目 资金投入逐年加大
今春的哈尔滨俨然是个大工地。中山路改造,文昌桥加宽……随着一项项路改工程的加速实施,市民与“出行难”告别的日期越来越近。与此同时,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项目也遍地开花,日益提高的福祉正惠及越来越多的群众。
据悉,2007年以来,哈尔滨市已连续三年实施了惠民行动“民生套餐”,各级、各类资金实际投入累计达220多亿元。为打造惠民行动这个民生品牌,哈尔滨市逐步拓展惠民内容。2007年惠民行动包括四大方面、30个项目。2010年,惠民行动内容则包括十大方面、60个项目,内容涵盖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保、新农村建设、为农服务、便民服务、宜居环境等。哈尔滨市逐年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并保障资金及时拨付到位。2007年惠民行动总投资约40亿元;2009年实际投资达160亿元。2010年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35亿元,比上年计划投资增长50%。项目提报参考群众意见,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接受民众监督。在惠民项目形成前,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人民建议征集启事,近三年平均每年收到群众意见和建议500余条。
通过努力,各类民生项目实现了普惠与特惠并重的效果。
就业渠道拓展。连续三年将扩大就业作为惠民首要任务,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落实政策帮扶就业等措施,近三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都超过10万人。2007年、2008年、2009年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18%、2.97%和3.04%。全市始终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状态。
创造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改造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近6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教育。2007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接近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0%,2008年达75.78%,2009年达83.76%。
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连续三年改造10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23个乡镇卫生院,国家免疫规划内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农村常住人口参加新农合比例达96%以上;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三项主要健康指标,普遍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城乡“低保”实现全覆盖。不断提高养老金标准、最低工资标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和城乡医疗补助水平。2008年首次确定低收入家庭标准并给予补助,缓解了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连续三年整合农村敬老院达60所,增加床位10000余张。
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2007年末,哈尔滨市确定用3年时间完成主城区53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目标。2008年至目前,哈尔滨市共回迁20222户居民。其中,仅2009年棚户区拆迁面积达173.1万平方米,建成回迁房127.8万平方米,1.6万棚改户喜迁新居。
下一篇: 吉林银行首家跨区域分行登陆大连
初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资产评估师 | 指南 | 动态 | 大纲 | 试题 | 复习 |
中级会计职称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高级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试题 | 评审 | 复习 |
注册会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试题 | 复习 | 会计基础知识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
税务师 | 指南 | 动态 | 查分 | 大纲 | 复习 | ACCA考试 | 指南 | 动态 | 政策 | 试题 |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