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铜价的蜕变过程

2006-7-5 18:34 首席财务官·路易 【 】【打印】【我要纠错

  铜在今后未来的30年间有望进入到更高级别范围的定价波动,铜内在价值实现脱胎换骨只是时间问题。

  自2002年以来,铜价一路飙升,不断创下历史新高,令人史料不及。在铜价狂飙的背后,暴露出种种猜疑,本文试图通过回顾铜价的历史起伏,来为铜价的升级提供注解。

  第一阶段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殖民掠夺,催生铜矿产量持续增加。

  1890年前,世界铜的产量和消费量尚处于初级增长阶段,铜总产量仅为50万吨以下。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铜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并成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铜的产量也开始伴随工业化进程和战争的升级,出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到1912年世界铜产量一举突破100万吨。二战结束时,铜产量已经达到500万吨以上,铜的价格则在低迷区间进行波动调整。

  第二阶段

  1942~1972年铜的价值中心在美国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多数国家都遭受到了严重破坏,经济衰退到了极限,而美国由于没有遭受直接破坏,并且靠卖军火从中获益,铜的生产量与消费量都得到了长足发展。铜价格开始走出低谷,达到60美分/磅,并在这一中值区域波动长达30年之久,铜的社会消费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英、法、德、意、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美国资助和扶持。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力量,促使铜的产量从500万吨增加到了900万吨,经济开始恢复到稳定正常状态。

  第三阶段

  1972~2002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步入繁荣高速发展期,刺激了铜价的升级。

  随着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成为代表世界的惟一超级大国。环境的改变,对铜的生产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50年代铜生产发展速度为年均递增4.7%;60年代年均增速为4.2%;70年代则为2.07%;80年代进一步降为1.5%;90年代初、中期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和较高铜价的刺激,铜的产量大幅增长。到1992年,全世界铜的产量已达到1100万吨,2000年达到1468万吨。强大经济持续刺激铜的增长需求。

  就在这一时期,铜的生产与消费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铜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建筑业成为最主要的用铜消费主体,占世界铜行业消费的48%.铜的价值被重新定位,铜的价格也跃升至50~165美分/磅区间范围波动,长达30年之久,比1972年前30年高出3倍。铜价几乎成为美国和主要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舞台。欧洲的稳定、德国的统一、日本的发展速度,带动了韩国、新加坡、泰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给铜的内在价值的应用消费掀起波澜,无数投资者也在金融衍生品不断创新中适应了此间价格。因此,也就为后期铜价脱胎换骨付出了惨重代价(2003~2006年铜价创下历史新高后)。

  第四阶段

  中国的经济崛起,导致铜价脱胎换骨。

  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增长迹象。良好的经济环境,推动着GDP总值以每年平均9%的速率提高,并冲击着国际已有的市场份额。各个行业产值以及原材料价格不断创下历史新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国内GDP生产总值从1996~2005年以平均9%的速率增长,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以17%的幅度增长。即使用很低的估值方法也可以简单测算出经济增长,剔除中长期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估且以平均6%的GDP增长来维系推进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速率,需要消耗多少资源才能实现发展规划呢?价格的上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抑制过度需求所产生的供给不平衡矛盾。

  对照90年代的世界经济,基本上是由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新经济体发展为主导的时期,伴随而来的中国经济启动,对铜市场价格影响达到空前地位。仅就中国综合资源状况与美国、日本进行简单加以比较,单单是人口这一项的消费优势,就可以让铜价一飞冲天。即便按照压缩水平计算,亦能凸显出一个可怕的数字,无论是投机者拉台或打压铜价,也仅能视为添补供求矛盾不平衡市场中存在的不足缺陷而已。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某种操纵行为,毕竟产生出来的任何价格还是得到广大参与者的一致认同!市场所能够达成的共识,就足以说明铜的价值定位需要展开调整的必要性。从全球工业产量的增长趋势图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这种增长速度。1990年中国、印度与世界站在同一工业起跑线,经过10年的发展,后者明显落后于中国的增幅,尤其是跨入2000年以后,更是呈现加速增长。铜产量与消费量分别达到133万吨和175万吨以上,并始终保持着需求旺盛的持续高增长态势。

  资源的供给不足,尤其是在铜资源的供给与消费上问题非常突出,很难满足快速的增长需求。况且面对当前各个行业消费结构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缺陷亟待解决。相比之下,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在各行业用铜消费中,建筑业所占比例已经达到50%;而我国建筑业铜消费仅为3.3%,在不考虑其他行业需求的前提下,依然存在47%的消费缺口等待弥补。这无疑会对铜的供给构成威胁,铜的内在价值只有通过进行重新估值和定位才能平衡消费矛盾。这还是仅仅建立在对中国自身发展需求上的认识和分析,若将印度这样的国家考虑进来,进行综合比较,铜在今后未来的30年间有望进入到更高级别范围的定价波动,铜内在价值实现脱胎换骨只是选择时间的问题了。也就是COMEX精铜价格将会在175~340美分/磅范围内进行波动,基本上会脱离前30年的价格运行范围。

  总之,铜的内在价值正在脱胎换骨,进入更高级别区域的蜕变,这一过程已经开始。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