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预期低迷比经济低迷更可怕

2008-10-15 16:13 《新财经》·周宇飞 【 】【打印】【我要纠错

  老百姓因担心未来经济低迷,不敢消费,这将导致企业产品积压、停工停产,工人下岗失业,这些反过来又促使消费更加低迷,形成恶性循环。

  油价已冲高回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开始减缓,美国经济企稳倾向日益明显,中国经济上半年仍保持10.4%的强劲增长,但国内民众却无法提振信心,从而导致股市继续下跌、消费持续萎缩、投资持续黯淡。为什么?

  因为利好消息实在有限,民众预期已经下滑。

  CPI虽小幅回落,而PPI(生产者价格指数)继续高速增长,老百姓的收入增速持续低于物价增长指数。虽然近日传出银行贷款规模已悄然放宽5个百分点,但木已成舟,且杯水车薪,其收效难以令人期待。证券市场急转直下,锁住了大量存款。平仓止损者心有余悸,深度套牢者饱受煎熬……

  民众预期一降再降。信心缺失,预期落地,导致狂抛一切,看空一切。经验告诉他们,坏日子尚未过去,所以对待任何支出,都慎之又慎。对于历次蹒跚到来的好消息,人们均持怀疑、忐忑、漠然的态度,最终拒绝相信这终将是个好消息。

  无论何事,支撑乐观或悲观情绪的,其支点都是对未来的预期。因为预期情势会好转,才会坚持,会有毅力,有耐心。反之,陷入绝望,则无法收拾。不良预期一旦形成,民众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必将改变。经验证明,要想把已经改变的东西再转变回来,是极其困难的。

  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比通胀更可怕的是形成通胀预期。因为担忧未来通胀难以缓解,收入增长有限,所以老百姓不敢消费,这将导致企业产品积压、停工停产、运转困难,工人下岗失业,进而导致消费更加低迷,形成恶性循环。这个链条一旦转动起来,经济要在在短期内恢复发展,无疑是天方夜谭。

  如何对民众预期进行管理?关键在管理层。管理层如果有充分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就可以影响民众甚至教育民众。

  在2006年末、2007年初,股市刚刚开始高烧时,如果管理层能有预见性地及时进行“投资者风险教育”,控制民众的投资预期,又何至于出现今天这种惨淡局面?回溯过去,管理层“亡羊补牢”式的风险教育,是从2007年10月以后才逐渐开始的。此时,大多数股民及机构已经被套。2006年全年及2007上半年,管理层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研,有足够的时间踩刹车,而实际上却鲜有作为。

  对于某些不负责任的市场传言,管理层本应表明态度以正视听,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予以平息。但遗憾的是,传闻甚嚣尘上,管理层却无动于衷。

  奥运期间,管理层一再表态要“维稳”股市,但市场给予的回答却是一路阴跌。这说明流于口头的抚慰已无人再信。说多了,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减损管理层的威信。而威信受损,要管理民众预期就更难了,已经没有人敢抱有乐观的预期,因为实践表明,每次轻信的结果就是逐波被套。

  如何管理民众预期,是管理层的一门必修课。就眼下而言,提振民众预期并不比恢复经济发展来得容易,管理层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阿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