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度汇总会计报表〔企业类——行业补充指标表〕编制说明(九)
财统[2000]3号
颁布时间:2000-09-25 00:00:00.000 发文单位:
(三)主要指标的填报方法
1.工效挂钩清算情况反映实行工效挂钩的外贸企业报告期、基期利润实现、效益工资提取等情况。
(1)基期实现利润:依据财政、劳动部门核定数填列。
(2)报告期实现利润:反映企业本年度利润实现情况,即等于损益表中的利润总额。
(3)基期工资总额:依据财政、劳动部门核定数填列。
(4)报告期已提取工资总额:反映企业本年度已计入当期成本的工资总额。
(5)报告期实现利润毛增加额:依据报告期实现利润-基期实现利润+报告期已提取工资总额-基期工资总额计算填列。
(6)报告期实现利润净增加额:依据基期实现利润×报告期实现利润毛增加额/(基期实现利润+基期工资总额×报告期工资浮动比例)计算填列。
(7)报告期应提新增效益工资:依据基期工资总额×报告期工资浮动比例×(报告期实现利润净增加额/基期实现利润)计算填列。
(8)报告期工资浮动比例:反映企业由于报告期实现利润增长和出口收汇增长而应计提的浮动工资比例,依据核定浮动比例+出口收汇增长浮动比例计算填列。
(9)基期出口净收汇(美元):反映企业上年出口净收汇实绩。
(10)报告期出口净收汇(美元):反映企业本年出口净收汇实绩。
(11)报告期实现净利润:依据报告期实现利润-(报告期应提工资总额-报告期已提取工资总额)计算填列。
(12)报告期应提工资总额:反映企业按照工效挂钩有关规定应提取的工资总额,依据基期工资总额+报告期应提新增效益工资计算填列。
(13)基期核定保值增值指标:依据财政(国资)部门核定数填列。
(14)报告期核定的保值增值指标:依据财政(国资)部门核定数填列。
2.出口换汇成本:反映实现出口收汇——美元平均负担的人民币总成本。依据出口商品总成本(人民币)/出口销售收入总额(美元)计算填列。
3.本年涉外费支出:反映外贸企业按规定支付的出国经费和实行报账制的驻外机构经费。
4.本年计入其他业务支出的税金:反映企业在其他业务支出科目下核算的应交税金发生额。
5.本年出口商品配额有偿招标支出:反映企业在经营费用中列支的出口商品配额有偿招标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