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发财价字1991年第338号
颁布时间:1991-04-29 00:00:00.000 发文单位:商业部
1991年是“八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继续推进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国务院决定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提出明确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把这项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商业企业要以扩大购销为中心,在扩大购销过程中不断调整库存结构,活化资金,降低费用;围绕深化改革,完善承包,实现规模经营,挖掘内部潜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和财务状况有比较明显的好转和提高。根据国家统一要求,结合商业具体情况,今年的奋斗目标是:商品销售比上年增长8-10%;商品流通费扣除工资、利息、折旧等开支比上年降低3-5%;经营性亏损减少30-50%;政策性亏损不突破核定指标。为实现上述目标,各级商业部门要认真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化改革,搞活企业目前绝大多数商业企业第二轮承包合同已签订完毕。实行第二轮承包,要进一步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把更多的资金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企业的发展。在第二轮承包期要继续坚持上轮承包中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并根据新颁布的有关财经法规和目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配套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办法,进一步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各级商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承包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切实克服上轮承包中的“以包代管”倾向。
二、走联合的道路,发挥国营商业的群体优势国营商业系统要充分发挥国营商业的群体优势和整体功能在具体做法上可以灵活多样,如开展产地和销地的联合,县公司、三级站和零售的联合等。县(市)级批发企业要依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适当合并核算单位,走批零合一、司批零合一或企业集团的路子,实行一套资金、一套库存、一套核算,并一个头对外结算、缴拨的办法。小零售的联合可实行连锁或以大带小,必要时也可实行兼并。这样的联合,不仅能降低商业成本和费用,而且有利于联合企业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同时也符合商品经济发展规模经营的要求。一些地区的实践证明,凡是走联合道路的企业,大都能提高经济效益。
为推进企业联合和企业集团的发展,今年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县(市)商业企业实行一体化经营和企业集团的有关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意见。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积极推行现代化的管理办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首先要加强企业购销调存中的各项基础工作,完善凭证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搞好内部牵制。对企业已经建立的制度,要有监督检查措施,并与奖惩挂钩。其次,应该抓好职工培训,尤其是要抓好财会人员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企业划小核算单位和实行承包经营后,会计人员无证上岗和非财会专业人员搞财会工作的状况普遍存在,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努力抓好会计凭证的管理和搞好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尤为重要。第三,要加强会计检查和会计监督。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受到挑战,会计监督弱化。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财政部门要完善《会计法》的配套法规外,更要求企业领导必须带头执行《会计法》,重视财会工作,维护财会人员的合法权利和合法地位。第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要与企业上等级和会计工作达标升级结合起来抓。
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同时应该积极学习和推行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有些商业企业,把内部经营承包责任制与责任会计、内部银行、商品保本保利期管理、会计电算化等先进的管理办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各种先进的管理办法与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结合起来,并与自己的经验相配套,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促进了经营,堵塞了漏洞,经济效益提高收到了显著效果。推行科学的管理办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企业业务、财会、物价、储运等各部门共同的任务,企业领导要亲自抓,要协调各部门的关系,统筹规划实施,这是能否实行并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
四、在系统内部开展“三清”(清商品、清资金、清帐目)活动针对目前国营商业企业库存商品结构不合理和结算资金膨胀,“三角债”前清后欠的现状,一九九一年作为企业自身加强管理的一项措施,各级商业企业都要自觉地在内部开展一次“三清”活动。清查的目的是检查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弄清家底,以便采取对策,挖掘企业内部潜力。首先是清查库存商品。要在帐帐,帐实相符的基础上,进行库存商品的结构分析。对于有问题商品,分别按“超储积压商品”、“冷背呆滞商品”、“质次价高商品”、“残损变质商品”四种类型进行排队,重点是后三类商品。在清理库存商品的同时,也要对代销商品进行清理。其次是清理资金,重点清理悬帐悬案,搞清各项资金损失的底数。第三是清理帐目,主要是清理拖欠款项,对各种结算资金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在清理中既要弄清人欠数,又要弄清欠人数。重点是要清理好商业系统内部的拖欠帐款,购销双方帐款都要积极主动核对清楚。
开展“三清”工作要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一次性削价处理积压商品和清理“三角债”的有关规定结合起来进行。清理资金损失的处理,各地根据具体情况,争取各级财政、银行等部门的支持,及早核销一部分挂帐损失,调查资金结构。
五、进一步开展“双增双节”活动和以“双增双节”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在商业部门开展“双增双节”活动,除了上述有关内容外,最根本的是搞活流通,扩大购销,其次是要加强费用管理。要牢固树立过几年紧日子的思想,认真发挥一分钱,一度电,一滴水精神,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廉洁经商,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的优良传统,节约各项费用开支。目前商业企业费用管理中的重点是利息、运费和差旅费。对于这些费用,各地既有控制和管理的老经验,同时积极创造新的办法。应该发扬老传统,推行新办法,切实地把费用管理抓紧抓好。
为了鼓励各企业扎扎实实地开展“双增双节”活动,各级商业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以“双增双节”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在制定一些可比性的竞赛指标的基础上,在一定时期,分别按不同行业,不同地区进行“双增双节”评比活动。商业部准备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厅、局之间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考核评比,对于双增双节工作成效显著者,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