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辽宁省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暂行条例[失效]

颁布时间:1984-12-13 10:51:55.000 发文单位: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第一条  为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培养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人才,迅速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要对学龄儿童施行小学教育,达到国家规定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和普及率标准;对校外未读完小学的十三至十五周岁的少年,由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或街道办事处协助组织入学、复学,使之达到小学毕(结)业程度,保证不再产生新的文盲和半文盲。小学毕(结)业,由学校发给证书。

  第三条  家长有使受其抚养的学龄儿童受完小学教育的义务。每到新学年开始之际,所有年满七周岁(有条件的地方六周岁)的儿童,必须按时入学。因故确需延缓入学或不能入学的,须由家长申请,农村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城区经街道办事处批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龄儿童,可酌情减免学费。对无正当理由不送学龄儿童入学、复学或让其中途辍学的家长,经教育仍不改正的,处以罚金或施以其他制裁措施,并强制其履行义务。

  城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未受完小学教育的青少年中招工或招收学徙。违者要追究责任,并追回被招人员。

  第四条  各市、县要积极发展特殊教育事业,使盲、聋、哑儿童和弱智儿童受到小学教育,所需经费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幼儿教育事业的领导,加速发展幼儿教育事业。

  提倡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兴办幼儿教育事业。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偏远山区发展小学教育事业,在财力上给予专项补助。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小学教育的领导,切实负责,保证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所必需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保障学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订和实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规划,不断地把小学教育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八条  小学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地进行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为使学生成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人才打好基础。

  第九条  除国家拨给的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和教育事业费外,各级人民政府要逐年增拨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经费,并开辟多种渠道,筹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经费。

  省人民政府要规定小学公用经费的标准。

  农村由乡(镇)人民政府在征收的教育事业费附加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城镇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应依照国家规定,举办小学教育事业,单独办学有困难的,可几个单位联合办学,或提供办学资金,由当地教育部门统一办学。

  鼓励事业单位、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兴办或资助小学教育事业。

  第十条  小学校的设置,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小学校的开办、撤并或搬迁,由县(区)人民政府批准。

  农村小学的建设,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其经费由乡(镇)、村筹措。

  城镇建设住宅区,必须将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建设列入规划,统一安排资金,建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校舍和操场。否则,当地人民政府不得批准。

  城镇旧校舍的翻修和改建,也要列入城镇建设规划,由市、县(区)人民政府统筹解决。

  第十一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改善小学办学条件的规划,积极为各类小学提供符合标准的校舍、课桌凳、操场,以及必要的图书仪器和文体设备。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保障学校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和侵占学校的房舍、操场和一切财产。违者必须退还或赔偿损失。后果严重者,给以行政处罚,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靠近学校门前禁止设置集市、停车站(场)或其他妨碍教学的设施,已设置的须限期拆迁。

  第十三条  小学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严禁辱骂和体罚学生。

  小学教师必须具有中等师范(或相当于中等师范)毕业的文化程度和相应的教学能力。未达到上述要求的,应限期达到;确实不适合做教师工作的,要予以调整。

  第十四条  小学教师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农村可由乡(镇)人民政府管理。

  小学教师只有先经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合格方准任用。未经县(区)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任何单位不得抽调合格的小学教师改做其他工作。

  第十五条  小学教师担负着培养祖国新一代的光荣任务。要在全社会造成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的良好风尚。对于辱骂、殴打、伤害教师的,必须严肃处理;触犯刑律者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

  农村教师不承包责任田,不负担义务工。

  民办教师全部实行工资制,工资标准可相当于当地的公办教师。

  对坚持在农村和偏僻地区工作的小学教师,应发给生活补贴或向上浮动工资。

  要积极解决小学教师的住房问题。要按照国家关于劳动就业的方针,积极帮助农村公办教师解决其子女就业问题。

  鼓励小学教师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对长期从事小学教育事业的,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十六条  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各级人民政府要重点加强普通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民族师范学校和县(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办好各类师范学校。同时,要抓好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

  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由教育行政部门分配到小学任教,任何单位不得截留。违者追究其领导的责任。

  第十七条  达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标准的县(区),要呈报市、省检查验收,合格者由省人民政府颁发证书。未按期完成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任务的县(区)、乡(镇)、村、校,不得评为先进集体,主要领导干部不得评为先进个人。

  第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条例制订实施细则。

  第十九条  本条例的各项规定,如与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不一致时,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准。

  第二十条  本条例自1985年3月1日起施行。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