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通告2006年第5号
颁布时间:2006-07-31 18:05:54.000 发文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为规范超过原设计船型靠泊码头的管理,确保港口生产安全,我部于2006年3月下发了《关于加强港口码头靠泊能力核查管理工作的通知》(交水发〔2006〕81号,以下简称《通知》)。各地港航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开展了码头靠泊能力论证、核查工作。为更好地做好此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正确认识码头靠泊能力论证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建设发展迅速,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相比,港口总体吞吐能力仍然不足,特别是大型专业化泊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超过原设计船型的船舶减载靠泊码头是缓解当前港口吞吐能力不足和泊位等级不合理的一种临时性措施。开展码头靠泊能力论证工作不是提升码头靠泊等级,而是对超过原设计船型靠泊码头的船舶,在现行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在不突破港口现有设施允许的设计值的前提下,经过科学、合理、安全的论证后,提出一定的限定条件,保证港口安全生产,促进港口健康发展。码头靠泊能力核查工作程序和组织原则应严格按《通知》规定执行。按照“谁论证、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科学、规范地开展码头靠泊能力论证工作。各有关设计单位不得违规出具论证报告,各港口管理部门不得违规核准。如有违反规定的,将进行严肃处理。
二、对于确需进行靠泊能力论证的码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重力式码头建成投产后年限超过30年、桩基码头超过15年不予论证核准。
(二)对于建成投产后年限在20年-30年之间的重力式码头、10年-15年之间的桩基码头,应按照设计单位提出的技术要求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码头设施进行严格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再行论证。
(三)格型钢板桩和板桩码头可参照重力式码头执行,大管桩和后方为桩基的浮码头可参照桩基码头执行。
三、论证工作原则上由工程原设计单位承担。论证工作应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在港口设施现状的基础上,在水域条件满足航行安全的情况下,按下述限定条件进行核算:
(一)在计算船舶撞击力时,船舶的法向靠岸速度按论证船型在《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中表10.6.4-1规定的范围内取用。
(二)在计算船舶系缆力时,对于不设风暴系船柱的泊位,离泊风速不低于8级风,风速范围为17.2m/s~20.7m/s.
(三)在计算系泊状况下船舶在波浪作用下的撞击力时,船舶紧急离泊波高取值不低于《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中表4.3.12和《开敞式码头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JTJ295-2000)中表3.5.5船舶装卸作业的允许波高。
此限定条件仅限于此次码头靠泊能力论证工作,不适用于新建码头的设计。在建设时已经进行结构预留或建成后经过技术改造的码头,可按照结构预留或改造后的结构状况进行论证。危险品码头应在现有消防设施等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进行严格的论证。
四、经过综合论证后,应针对港口设施现状提出超过原设计船型的船舶靠离泊码头的限定条件(格式详见附件)。
五、为便于我部核准,论证报告应在今年11月10日前报我部。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我部公布的沿海主要港口中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我部审批的项目报我部核准,其余项目报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核准。此前已经报送论证报告但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应重新组织编制论证报告报批。
六、港口所在地港口管理部门在报送论证报告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申请文件一式两份。申请文件应说明论证工作开展情况、所论证泊位基本情况,并汇总审查后的靠离泊码头限定条件。
(二)论证报告一式两份。论证报告主要内容按《通知》要求编制,其中进出港航行靠泊方案和应急预案由港口经营人牵头组织引航、设计院等单位制定。
(三)审查意见一式两份。
七、在抓紧新建码头的同时,鼓励各港根据港口实际情况,加大对老旧码头的技术改造力度,通过技术改造走内涵式扩大生产能力的道路,提高老旧码头对新货种和新船型的适应能力,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适应港口现代化和船舶大型化发展的要求,使港口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待港口吞吐能力、泊位等级能够适应需求时,我部将对船舶超过原设计船型靠泊码头的行为进行统一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章)
二○○六年七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