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鄂政办发[2004]28号

颁布时间:2004-03-09 00:00:00.000 发文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湖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四年三月九日

  湖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03〕15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字〔2003〕24号),设立湖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省国资委),为省政府直属正厅级特设机构。省政府授权省国资委代表省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根据省委决定,省国资委成立党委,履行省委规定的职责。

  省国资委的监管范围是省级国有资产。

  一、划入的职责

  (一)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的指导国有企业改革和管理的职责。

  1、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拟订企业体制改革方案,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研究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政策、措施,指导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指导国有企业的管理工作;指导企业法律顾问工作。

  2、贯彻执行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政策、法规;提出需由省政府派出监事会的国有企业名单,审核监事会报告。

  3、组织实施兼并破产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再就业工程;承担省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

  (二)原省委企业工作委员会所承担的主要职责。

  (三)省财政厅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部分职责。

  1、贯彻执行国有资本金基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负责监缴所监管企业国有资本金收益。

  3、调查研究国有资本金基础管理的重大问题以及国有资本金的分布状况;研究制定国有股权管理办法;拟订国有资本金保值增值的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国有资本金预决算编制和执行方案;组织实施国有资本金权属的界定、登记、划转、转让、纠纷调处等。

  4、负责国有资本金的统计分析,提供有关信息;贯彻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的方针政策,拟订相关制度和办法;组织实施所监管企业清产核资工作;组织建设国有资本金统计信息网络。

  (四)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拟订省属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政策、审核省属企业的工资总额和主要负责人的工资标准的职责。

  (五)原八个行业管理办公室承担的指导企业改革和监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责。

  二、主要职责

  (一)根据省政府授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对省属企业的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责;通过统计、稽核对所监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拟订考核标准;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

  (二)指导推进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推进全省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三)推动全省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研究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政策、措施,指导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四)代表省政府向部分大型企业派出监事会;负责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五)通过法定程序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进行奖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制度。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所监管企业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

  (六)拟订和执行全省国有资本金基础管理的有关政策、制度和办法;调查研究国有资本金基础管理的重大问题以及国有资本金的分布状况;研究制定国有股权管理办法;研究提出国有资本金预决算编制和执行方案;拟订国有资本金保值增值的考核指标体系;组织实施国有资本金权属的界定、登记、划转、转让、纠纷调处等;负责监缴所监管企业国有资本金收益。

  (七)负责国有资本金的统计分析,提供有关信息,组织建设国有资本金统计信息网络;贯彻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的方针政策,拟订相关制度和办法;组织实施所监管企业清产核资工作。

  (八)贯彻落实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指导企业法律顾问工作;依法对省以下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九)负责党的关系归口国资委党委管理的中央在鄂企业和所监管企业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政治工作。

  (十)按照省委有关决定,管理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十一)协助省纪委抓好党的关系归口国资委党委管理的中央在鄂企业以及所监管企业的纪检和监察工作。

  (十二)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主要职责,省国资委设15个职能处(室):

  (一)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负责协助委领导处理机关运转的日常工作;负责委机关文秘、会议、机要、保密、信息、档案、财务、安全工作;负责党委会和委主任办公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工作;负责委机关信息化工作;负责信访工作。

  (二)政策法规处

  研究起草全省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的法规草案;起草重要文件和报告;研究总结全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调查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问题;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指导国有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承担委机关的法律事务。

  (三)业绩考核处

  拟订并组织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研究提出业绩合同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管理的方法并组织实施;综合研究国有经济和重点企业的运行状况;根据各方面对所监管企业的评价意见,综合考核所监管企业的经营业绩;研究提出重大决策责任追究的意见和措施。

  (四)统计评价处

  负责国有资产的统计和所监管企业财务决算备案工作,建立国有资本金统计信息网络,根据有关规定对外发布统计信息;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办法,拟订考核标准;建立和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并负责组织实施;拟订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的政策及制度、办法,组织所监管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所监管企业资产损失核销工作。

  (五)产权管理处

  研究提出全省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的改革意见,拟订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登记、划转、处置及产权纠纷调处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负责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登记、划转、处置及产权纠纷调处等工作;负责所监管企业资产评估项目的核准和备案;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进行预算管理,对资本收益的使用进行监督;审核所监管企业资本金变动、股权转让及发债方案;监督、规范国有产权交易。

  (六)企业发展处

  研究提出全省国有经济布局和战略性调整的政策建议,指导所监管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审核所监管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对所监管企业重大投资决策履行出资人职责,必要时对投资决策进行后评估;协助所监管企业解决发展中的有关问题。

  (七)企业改革处(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企业股份制改造办公室)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指导推进全省国有企业改革;指导全省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指导企业股份制改造工作;指导国有企业管理工作,推进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监管企业合并、上市、合资等重组方案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组建方案,对其中需要国有股东决定的事项提出意见;指导所监管企业的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工作。承担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企业股份制改造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八)企业改组处(省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办公室、省直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属企业改革脱困领导小组办公室)

  申报并组织实施国有企业兼并破产计划,研究提出有关债权损失核销和职工安置等方案;组织协调债转股工作;组织协调所监管企业的合并、分立、解散、清算和关闭破产、困难企业重组工作,协调解决企业改组中的重大问题。承担省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省直部门所办企业与主管部门脱钩工作;承担省属企业改革脱困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九)企业分配处(省军队保障性企业交接工作办公室)

  拟订全省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所监管企业工资分配的总体水平进行调控,研究拟订所监管企业负责人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方式并组织实施。指导所监管企业分离办社会负担、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富余人员分流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下岗职工的安置工作。承担省军队保障性企业交接工作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监事会工作处(省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办公室)

  根据《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负责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十一)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处

  按照省委决定,承担对有关企业领导人员的考察工作并提出任免建议;考察推荐董事、监事及独立董事人选;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和选任方式;研究拟订向国有控股和参股公司派出国有股权代表的工作方案。

  (十二)党建工作处(党委组织部)

  根据有关规定,负责党的关系归口国资委党委管理的中央在鄂企业和所监管企业党的组织工作、党员教育工作;负责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研究,对全省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进行宏观指导。

  (十三)宣传工作处(党委宣传部)

  根据有关规定,负责党的关系归口国资委党委管理的中央在鄂企业和所监管企业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工作;指导上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负责对外宣传和新闻工作。

  (十四)群众工作处(省企业稳定工作办公室、党委群众工作部、党委统战部)

  根据有关规定,协调党的关系归口国资委党委管理的中央在鄂企业和所监管企业的工会、青年、妇女工作,承担所监管企业共青团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党的关系归口国资委党委管理的中央在鄂企业和所监管企业维护稳定方面的工作。指导上述企业的统战工作。

  (十五)人事教育处

  根据有关规定,负责委机关工作人员、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所监管企业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

  机关党委。负责委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党群工作。

  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人员编制在机关编制总额内单列。

  四、人员编制

  省国资委机关行政编制为111名(含:军转编制1名、纪检编制3名)。其中,主任、党委书记1名,副主任、党委副书记1名,副主任3名,纪委书记1名,专职党委委员1名;处级领导职数42名:正处17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监察室主任各1名),副处25名。

  离退休干部工作机构及人员编制按有关规定另行核定。

  五、其他事项

  (一)省国资委与所监管企业的关系。

  按照政企分开以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省国资委依法对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省国资委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应自觉接受省国资委的监管,不得损害所有者的权益,同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二)省国资委与省财政厅的关系。

  省国资委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在财务会计方面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接受省财政厅监督;省国资委管理的国有资产统计结果报省财政厅备案,省国有资产管理法规草案的起草、拟订征求省财政厅意见。省政府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财政措施,包括省属困难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用、分流人员费用,破产企业安置职工等费用,由省财政厅按原渠道解决,继续由省财政厅管理和监督。省国资委对所监管的国有资产进行预算管理,条件成熟时按国家有关预算编制规定,负责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编制工作,作为省预算的组成部分由省财政厅统一汇总和报告,预算收入的征管和使用接受省财政厅监督。

  (三)省国资委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关系。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作为省政府主管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业务的部门,依法履行省政府对全省各类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职能,拟订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和工资决定机制改革的有关政策,依法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监督检查,并负责对包括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和工资分配政策进行指导。

  省国资委代表省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监管企业的收入分配工作,并对监管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行指导。省国资委对监管企业工资分配管理工作接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指导。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