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时间:2004-02-18 00:00:00.000 发文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受去年秋冬气候条件的影响,小麦秋苗条锈病在甘肃菌源基地超历史大发生,我省宜城市、枣阳市小麦秋苗12月见病,目前南漳县、谷城县已见发病中心;潜江市、蕲春县2月上旬已初见油菜菌核病子囊盘,子囊盘初见日比常年早10—15天。据预报,我省3—4月降雨偏多,气温正常略偏低,今年“两夏”作物病虫仍将 持续偏重发生。预计今年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为4级,鄂北局部地区5级;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为4级;油菜菌核病发生程度为4级;小麦粘虫也有突发成灾的威胁。为了切实加强“两夏”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地要充分认识去冬今春气温较高所带来的影响,对今年特别是“两夏”重大病虫的发生危害保持高度警惕。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结合贯彻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病虫防治工作作为当前促进农民增收、粮食增产的大事来抓,要根据“目标安全,强化机制,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指导思想,加强对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扎实打好今年第一场病虫防治战。
二、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手段,及时准确地将病虫发生和防治信息告诉农民,动员农民作好病虫防治准备工作。在防治的关键时期,农业植保部门要深入基层,通过防治现场会、田间培训、明白纸、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培训农民,介绍科学的防治技术,确保“两夏”作物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
三、加强监测,制定预案。各级植保部门要加强病虫监测工作,重点抓好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小麦粘虫等流行性病虫监测工作,分析苗情、病虫情,准确把握病虫发生动态。要及时发布病虫信息,搞好分类指导。各地要针对病虫发生动态,结合实际,制定防治预案,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地办好综合防治示范样板。同时,组织植保服务队,开展病虫防治技术承包和咨询活动,以此推动大面积的防治工作。
四、规范管理,净化市场。各地要强化抽检措施,确保农业投入品尤其是中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的实际应用效果。要坚决限制高毒农药的使用,结合抗性监测、药效评估工作,正确推介适宜本地的对农作物安全、人畜安全、环境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的药械产品。各地推介的产品要实行公告制度,引导农民科学用药,提高防治效果。
五、科学用药,提高防效。为适应无公害化生产,在防治上要把握好关键技术,提高防效。要把握好防治关键时期,实施预防,降低防治成本。油菜的始花期至盛花期是油菜菌核病的防治关键时期,2月底到3月下旬是小麦条锈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小麦抽穗扬花期是赤霉病的防治关键时期,要提前喷药预防,控制病害流行。要协调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关系,结合栽培技术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水位,恶化流行条件。要合理安全用药,打准部位,小麦条锈病必须连片统防,重点喷打功能叶,小麦赤霉病重点喷打穗部,油菜菌核病重点喷打枝杈部位,小麦粘虫重点防治3龄以下幼虫。
各地要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组成专班,深入一线,加强督办检查,督促防治措施落实,确保防治技术及时、准确到位,提高防治效果。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四二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