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时间:2004-09-23 00:00:00.000 发文单位:湖北省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各厂矿企业、院校,市政府各部门:
《黄石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OO四年九月二十三日
黄石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实施方案
为了适应绿色消费需求,进一步加快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增强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02]3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质量与发展并重,大力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建立一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促进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及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1、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数:到2005年,全市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数达到45个;到2015年,达到85个。
2、绿色食品生产面积:到2005年,全市绿色食品生产面积达到30万亩;到2015年,达到 60万亩。
3、绿色食品产量:到2005年,全市绿色食品总产量达到20万吨;到2015年,达到50万吨。
4、绿色食品产值:到2005年,全市绿色食品总产值达到3.5亿元;到2015年,达到8亿元。
5、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到2005年,全市共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6个,其中,2004年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6个。
6、增加农民收入:到2005年,全市绿色食品基地农民年均增收300元;到2015年,年均增收600元以上。
7、改善生态环境:到2005年,力争使绿色食品基地的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用量减少60%,对环境和人畜危害的损失降低80%;到2015年,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投入减少80%,对环境和人畜危害的损失降低95%.
二、发展重点和生产规模
(一)发展重点
1、农业五大优势农产品,即优质粮油、优质猪、优质蔬菜、优质林果、优质水产品。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品。
3、山野菜及其它特产。
(二)生产规模
1、粮油产品
(1)大米。以中国香稻、香晚籼9号国标优质稻米和省政府2000年首届优质稻评审出的21个国际优质米品种为主。到2005年,建设绿色大米生产基地8万亩,产量2.5万吨,培植绿色大米龙头加工企业1-2家,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品种3个以上,大冶市、阳新县分别建设基地2个和1个。
(2)食品油。以培植壮大已获得或正在争取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香麻油、山茶油、菜籽油加工企业为基础,力争到2005年,建设绿色食品芝麻原料生产基地1万亩、绿色食品双低油菜原料生产基地7万亩、绿色食品油茶原料生产基地2万亩,绿色食品植物油总产量达到0.65万吨、产值过亿元,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油产品4个以上。
2、果品。到2005年,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果品达到4个,生产规模达到3万亩,其中,阳新县建设绿色食品脐橙基地1个、1万亩,绿色食品柑桔基地1个、1万亩,绿色食品蜜枣基地1个、0.5万亩;大冶市建设绿色食品甜瓜基地1个、0.5万亩。
3、蔬菜。到2005年,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蔬菜品种达到3个,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1.7万亩,其中,城区0.5万亩,大冶市0.4万亩,阳新县0.6万亩,率洲管理区0.2万亩。
4、山野菜。以我市独有的山野菜资源为重点,到2005年,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山野菜品种达到3个,总产量3万吨。
5、水产品。立足我市水产品生产、开发及加工优势,到2005年,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水产品达到10个,阳新县建设绿色食品银鱼生产基地4万亩、绿色食品中华绒毛蟹养殖基地6万亩、淡水鱼养殖基地8万亩;大冶市建设保安湖螃蟹养殖基地4万亩、黄金湖淡水鱼精养基地1万亩。
6、茶叶。发挥我市茶叶生产资源优势,利用现有茶叶品牌效应,到2005年,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品种达到2个,生产面积达到3万亩。
7、畜禽产品。立足我市优质畜禽生产、加工优势,到2005年,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畜禽产品达到4个,大冶市建设绿色食品瘦肉型猪生产及加工基地、绿色食品草地鸡生产及加工基地,阳新县建设绿色食品阳新豚生产及加工基地、富池镇绿色食品瘦肉型猪生产及加工基地,西塞山区建设河口镇绿色食品牲猪繁养基地。
8、饮料及其它产品。立足我市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资源优势,以绿色食品标志企业为基础,到2005年饮料及相关产品的绿色标志达到13个。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引导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绿色食品产业是21世纪的支柱产业。开发绿色食品,有利于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培植精品农业、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我市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促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认识,抓住机遇,切实加强领导,积极引导和推动我市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一是把开发绿色食品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突破口,把绿色食品产业培植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创建农业精品名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成立绿色食品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和实施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加强绿色食品工作的管理与协调。三是把绿色食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订实施方案,使绿色食品的发展有目标、有重点、有措施、有责任人。四是对在绿色食品产业的开发、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各厂矿企业、院校,市政府各部门:
《黄石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OO四年九月二十三日
黄石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实施方案
为了适应绿色消费需求,进一步加快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增强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02]3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质量与发展并重,大力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建立一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促进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及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1、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数:到2005年,全市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数达到45个;到2015年,达到85个。
2、绿色食品生产面积:到2005年,全市绿色食品生产面积达到30万亩;到2015年,达到 60万亩。
3、绿色食品产量:到2005年,全市绿色食品总产量达到20万吨;到2015年,达到50万吨。
4、绿色食品产值:到2005年,全市绿色食品总产值达到3.5亿元;到2015年,达到8亿元。
5、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到2005年,全市共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6个,其中,2004年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6个。
6、增加农民收入:到2005年,全市绿色食品基地农民年均增收300元;到2015年,年均增收600元以上。
7、改善生态环境:到2005年,力争使绿色食品基地的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用量减少60%,对环境和人畜危害的损失降低80%;到2015年,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投入减少80%,对环境和人畜危害的损失降低95%。
二、发展重点和生产规模
(一)发展重点
1、农业五大优势农产品,即优质粮油、优质猪、优质蔬菜、优质林果、优质水产品。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品。
3、山野菜及其它特产。
(二)生产规模
1、粮油产品
(1)大米。以中国香稻、香晚籼9号国标优质稻米和省政府2000年首届优质稻评审出的21个国际优质米品种为主。到2005年,建设绿色大米生产基地8万亩,产量2.5万吨,培植绿色大米龙头加工企业1-2家,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品种3个以上,大冶市、阳新县分别建设基地2个和1个。
(2)食品油。以培植壮大已获得或正在争取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香麻油、山茶油、菜籽油加工企业为基础,力争到2005年,建设绿色食品芝麻原料生产基地1万亩、绿色食品双低油菜原料生产基地7万亩、绿色食品油茶原料生产基地2万亩,绿色食品植物油总产量达到0.65万吨、产值过亿元,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油产品4个以上。
2、果品。到2005年,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果品达到4个,生产规模达到3万亩,其中,阳新县建设绿色食品脐橙基地1个、1万亩,绿色食品柑桔基地1个、1万亩,绿色食品蜜枣基地1个、0.5万亩;大冶市建设绿色食品甜瓜基地1个、0.5万亩。
3、蔬菜。到2005年,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蔬菜品种达到3个,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1.7万亩,其中,城区0.5万亩,大冶市0.4万亩,阳新县0.6万亩,率洲管理区0.2万亩。
4、山野菜。以我市独有的山野菜资源为重点,到2005年,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山野菜品种达到3个,总产量3万吨。
5、水产品。立足我市水产品生产、开发及加工优势,到2005年,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水产品达到10个,阳新县建设绿色食品银鱼生产基地4万亩、绿色食品中华绒毛蟹养殖基地6万亩、淡水鱼养殖基地8万亩;大冶市建设保安湖螃蟹养殖基地4万亩、黄金湖淡水鱼精养基地1万亩。
6、茶叶。发挥我市茶叶生产资源优势,利用现有茶叶品牌效应,到2005年,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品种达到2个,生产面积达到3万亩。
7、畜禽产品。立足我市优质畜禽生产、加工优势,到2005年,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畜禽产品达到4个,大冶市建设绿色食品瘦肉型猪生产及加工基地、绿色食品草地鸡生产及加工基地,阳新县建设绿色食品阳新豚生产及加工基地、富池镇绿色食品瘦肉型猪生产及加工基地,西塞山区建设河口镇绿色食品牲猪繁养基地。
8、饮料及其它产品。立足我市农产品食品加工产业资源优势,以绿色食品标志企业为基础,到2005年饮料及相关产品的绿色标志达到13个。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引导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绿色食品产业是21世纪的支柱产业。开发绿色食品,有利于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培植精品农业、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我市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促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认识,抓住机遇,切实加强领导,积极引导和推动我市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一是把开发绿色食品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突破口,把绿色食品产业培植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创建农业精品名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成立绿色食品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和实施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加强绿色食品工作的管理与协调。三是把绿色食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订实施方案,使绿色食品的发展有目标、有重点、有措施、有责任人。四是对在绿色食品产业的开发、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