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时间:2004-07-15 00:00:00.000 发文单位:湖北省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各厂矿企业、院校,市政府各部门:
《黄石市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应急防治预案》和《黄石市农业植物检疫有害生物应急封锁、扑灭、控制预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四年七月十五日
黄石市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应急防治预案
为了建立高效的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灾情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的危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的确认
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是指在较大的地理区域内能够爆发流行、对农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农作物病虫鼠害,初步确定为: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棉花棉铃虫、柑橘黑刺粉虱、蝗虫、农田鼠害以及其它突发性病虫害。
二、灾情报告
各级植物保护机构要按照省、市级测报规范开展农作物病虫鼠害监测预报工作,通过监测,发现重大病虫鼠害有大发生的趋势,及时逐级上报到市植物保护站。在病虫鼠害发生的主要季节,应每3天报告一次,没有发现病虫鼠害蔓延和新的病虫鼠害发生的,实行零报告制。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农作物病虫鼠害爆发流行、发生面积大、危害损失重等异常情况,都应及时向当地农业植物保护机构报告。当地植物保护机构接到报告后,要立即派人到现场调查核实,确定灾情,并在2小时内将情况逐级上报到市植物保护站。市植物保护站派人核实后,确定为农作物重大灾情的,立即报请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市人民政府和省农业厅。
三、灾情分级
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灾情分为二级:
(一)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市级灾情:
1、小麦条锈病在我市发生趋势为5级,流行范围在2个县(市)的,发生面积达到小麦播种面积的5%,普遍率(病叶率)大于2%的。
2、飞蝗在我市发生的面积在1000?10000亩,其中,群居型蝗虫发生面积在1000亩以内;或高密度土蝗发生面积在5万亩(每平方米大于10)以上,发生区域在2个县(市)的。
3、鼠密度达到10%(百夹捕获率)以上的发生面积在20万亩以上,或鼠密度超过5%(百夹捕获率)的发生面积在100万亩以上,发生区域在2个县(市)的。
4、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棉花棉铃虫、柑橘野黑刺粉虱以及其它突发性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为5级,发生区域在2个县(市)的。
5、特殊情况需要划为市级灾情的。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县(市)级灾情:
1、小麦条锈病在县(市)发生趋势为5级,流行范围在1个县(市),发生面积达到小麦播种面积的5%,普遍率(病叶率)大于2%的;
2、飞蝗在我市发生的面积在1000亩以内;或者高密度土蝗发生面积在5万亩(每平方米大于10)以内,发生区域在一个县(市)内;
3、鼠密度达到10%(百夹捕获率)以上的发生面积在5万亩以上,或鼠密度超过5%(百夹捕获率)的发生面积在20万亩以上,发生区域在1个县(市)的;
4、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棉花棉铃虫、柑橘黑刺粉虱以及其它突发性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为5级,发生范围在1个县(市)的;
5、特殊情况需要划为县(市)级灾情的。
四、应急防治指挥系统、应急预案的启动和部门分工
(一)应急防治指挥系统
成立黄石市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指挥部(成员名单附后),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县(市)也要成立相应的防治指挥部,并根据本防治预案的原则,制定本辖区的应急防治预案,并报市应急防治指挥部备案。
(二)应急预案的启动
发生市级灾情时,市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指挥部启动市级应急防治预案,并及时上报省农业厅;发生县(市)级灾情时,灾情发生县(市)应启动县(市)级应急防治预案,并及时上报市农业局。
(三)部门分工
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应急防治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
市、县(市)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订灾区的处理方案,负责农作物病虫鼠情调查监测,发布病虫鼠害趋势预报,提出相应的病虫鼠害防治意见,做好防治工作所需物资储备,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工作,抓好督促检查,促使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计划、财政、科技、交通、广电、公安、气象、卫生、工商等防治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应急防治工作所需物资、交通、人工经费的落实,做好防治技术攻关研究、病虫鼠害预报及防治技术宣传、应急防治物资运输、防止对人的感染、农产品市场监管、维护社会治安和受灾群众思想工作。
五、控制措施
一旦发生农作物病虫鼠害灾情,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治、早控制”的原则,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坚决防止灾情扩散蔓延。
(一)调查灾情,分析灾情发生的原因
在灾区进行灾情调查,认真分析农作物苗情及病虫鼠害发生情况,结合病虫鼠害发生规律、流行学、当地地理、作物布局、气候特点等因素,综合分析灾情发生的原因,对可能引起病虫鼠害的各种因素(包括病虫鼠害源、传播及流行的媒介和途径等)进行跟踪调查。有鼠传疫病的地区,卫生部门要做好有关接触人员的医学观察。
(二)划定灾情发生区域
根据农作物灾情发生的程度和危害情况,按照防治的侧重点和不同措施,将发生区域划分为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和监控防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