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政办[2004]51 号
颁布时间:2004-03-19 00:00:00.000 发文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拟订的《 武汉市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报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四年三月十九日
武汉市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市财政局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
(二00四年一月二十九日)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预算管理工作,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函〔2001〕18 号)、《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财库〔2001〕24 号)、《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财库〔2002〕37 号)以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湖北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03〕56 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的必要性
现行财政性资金缴库和拨付方式,是通过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进行的。这种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财政资金运作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其弊端是:重复和分散设置账户,导致财政资金活动透明度不高,不利于对其实施有效管理和全面监督;财政收支信息反馈迟缓,难以及时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准确依据;财政资金入库时间延滞,收入退库不规范,大量财政资金经常滞留在预算单位,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财政资金使用缺乏事前监督,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时有发生,甚至滋生腐败现象。因此,必须对现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我市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关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适应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从我市实际出发,按照“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改革工作思路,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不断强化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管理,更好地发挥财政的监督职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推进我市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按照国家和省确定的改革目标整体设计我市改革方案,先试点、后推广,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改革,不断扩大改革的范围和内容,逐步实现改革目标。
(二)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合理确定财政部门、征收单位、预算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的管理职责,使各类财政性收支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规范运作。
(三)减少环节,方便用款。不改变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权限,也基本不改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权限,减少资金申请和拨付环节,使预算单位用款更加及时和便利。
(四)强化监督,提高效率。通过改革,增强财政收支活动的透明度,使收入缴库和支出拨付的全过程都处于有效的监督管理之下。
三、主要内容
我市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框架是: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一)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由以下账户构成:
1.国库单一账户。市财政局在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开设国库单一账户,按收入和支出设置分类账,收入账按预算科目进行明细核算,支出账按资金使用性质设立分类账。国库单一账户为国库存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与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实现支付。
2.零余额账户。市财政局在代理银行(即商业银行,下同)开设财政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根据预算内、外资金性质和支付管理需要在财政零余额账户下设置分账户。市财政局在代理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单位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授权支付。
3.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市财政局在代理银行开设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按收入和支出设置分类账。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为预算外资金专用存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预算外资金日常收支清算。
对于所属单位级次较多、分布较广的预算外资金执收部门,财政部门可以委托代理银行为其所属的每个独立核算的执收单位设立预算外资金财政汇缴账户,专门用于执收单位预算外资金的收缴,不得用于执收单位的支出。随着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逐步取消财政部门为执收单位开设的财政汇缴账户,实现预算外资金收入直接缴入财政专户。
4.特设专户。经财政部和省、市人民政府批准或授权,财政部门开设特殊性资金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特殊专项支出活动。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后,相应取消征收机关和执收部门设立的各类收入过渡性账户,预算单位原则上不再保留财政性资金支出账户。随着财税制度改革的深化,逐步实现由国库单一账户核算管理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收入和支出。
(二)规范收入收缴程序
1.收入类型。按政府收入分类标准,财政收入包括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资金收入。
2.收缴方式。改变通过执收部门和单位设立过渡性账户缴款的方式,对财政收入的收缴实行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两种方式。直接缴库是由缴款单位或缴款人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直接将应缴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集中汇缴是由征收机关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将直接收取的应缴收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3.收缴程序。按照收缴方式,收缴程序分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程序。
(1)直接缴库程序。直接缴库的税收收入,由纳税人或税务代理人提出纳税申请,经征收机关审核无误后,由纳税人通过开户银行将税款缴入国库单一账户。直接缴库的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及其他收入,在执罚执收部门作出罚款和缴费通知后,由缴款人通过财政委托的代理银行将款项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预算外资金财政汇缴账户)。
(2)集中汇缴程序。小额零星税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应缴收入,由征收机关于收缴收入的当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非税收入中的现金缴款,由执收单位收款后按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预算外资金财政汇缴账户)。
预算外资金财政汇缴账户实行零余额管理。缴入该账户的资金,由财政委托的商业银行通过资金汇划清算系统,按日自动汇划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每日营业结束后,预算外资金财政汇缴账户余额为零。
预算内收入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执行。
(三)规范支出拨付程序
1.支出类型。按照政府支出分类标准,财政支出总体上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根据支付管理的需要,财政支出具体分为:
(1)工资支出,指预算单位的工资性支出;
(2)零星支出,指预算单位购买支出中的日常小额部分,包括《 政府采购品目分类表》所列品目以外的支出,或列入《 政府采购品目分类表》所列品目,但未达到规定数额的支出;
(3)购买支出,指预算单位除工资支出、零星支出之外购买服务、货物、工程项目的支出;
(4)转移支出,指拨付给预算单位或下级财政部门未指明具体用途的支出,包括拨付企业补贴和未指明具体用途的资金、上级对下级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等。
2.支付方式。按照不同的支付主体,对不同类型的支出分别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
(1)财政直接支付。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 即商品和劳务供应者,下同)或用款单位( 包括下级财政和预算单位,下同)账户。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包括直接支付到收款人的工资支出、大宗物品和服务的购买支出、工程采购支出以及上级对下级的专项转移支付等和支付到用款单位的上级对下级的一般性转移支付( 含税收返还、原体制补助、过渡期转移支付、结算补助等)、对企业的补贴和未指明购买内容的某些专项支出等。
(2)财政授权支付。预算单位根据财政授权,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实行财政授权支付的支出包括未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具体支出项目,由市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确定部门预算或制定改革试点实施办法时列出。
3.支付程序。
(1)财政直接支付程序。预算单位按照经批准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提出支付申请,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根据该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及相关要求对支付申请审核无误后,向代理银行发出支付令,并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开户银行,财政性资金从财政零余额账户划拨到收款人的银行账户;代理银行办理支付后与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进行资金清算。工资性支付所涉及的各预算单位人员编制、工资标准、开支数额等,分别由市编制部门、人事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支付对象为预算单位和下级财政部门的支出,由市财政部门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将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直接拨付到预算单位或下级财政部门账户。
(2)财政授权支付程序。预算单位按照经批准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申请授权支付的月度用款限额,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将批准后的限额通知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并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开户银行。预算单位在月度用款限额内,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代理银行向收款人付款,并与国库单一账户、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清算。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结算,主要实行转账方式,也可以通过国库支票支付。预算单位需要现金支付时,应当按照《 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从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上述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流程,以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和财政国库管理操作系统为 基础。在这些系统尚未建立和完善前,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或预算单位的支付令通过人工操作转到代理银行,代理银行通过银行清算系统向收款人付款,并在每日轧账前,与国库单一账户、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进行清算。
四、配套措施
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对政府预算执行制度和财政资金运作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一项十分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改革的实施,不仅涉及到改变传统理财观念、改革现行预算编制方法和修订一系列制度,而且需要建立健全银行清算系统、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财政国库收付执行机构等。因此,必须采取配套改革措施,扎实做好制度性和操作性的基础工作,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一)深化预算编制改革。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制度,积极编制综合财政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使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收付建立在明晰的预算基础上,为顺利实施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创造条件。
(二)制定配套管理办法。制定《 国库收入管理办法》、《 收入退库管理办法》、《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办法》、《 财政资金支付管理 办法》、《 财政资金支付银行清算办法》、《 财政资金支付会计核算办法》、《 政府采购资金直接支付管理办法》等,为改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三)建立财税库信息交换处理系统。加快财税库行计算机横向联网步伐,建立以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和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为主要支撑的财税库信息交换处理系统。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建立预算编制系统和预算执行管理系统,保证预算资金的拨付符合预算安排和支出进度要求;建立财政收入管理系统,监控税收和非税收入征收入库情况;建立国库现金管理系统,及时反映国库收支和平衡状况;建立国库收支总分类账系统,做到所有收支账目在一个系统中反映。并逐步建立健全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加快财政资金拨付的到账时间,提高国库单一账户清算业务的效率。
(四)建立财政国库收付执行机构。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在财政部门内设立财政国库收付执行机构,具体办理国库集中收付业务,并进行相关的会计核算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根据改革需要适当充实人员。
(五)加强监督制约机制。财政部门要建立预算单位分月用款计划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建立健全财政国库收付执行机构的内部监督制约制度,定期对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相关业务进行内部审计。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要履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责,加强对代理财政收付业务的商业银行的资信、资金清算业务的监督。审计部门要结合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审计检查,促进政府部门和其他预算执行部门依法履行职责。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五、实施步骤和要求
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规划和目标,我市改革分以下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04 年上半年),比照财政部和省里的办法,先在市计委、经委、交委,市财政、审计、司法、科技、农业、外经局等 38 个单位进行试点,占市直预算单位总数的三分之一。通过试点,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改革试点方案。
第二阶段(2004 年下半年),在所有市直预算单位中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各区要认真做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调研和准备工作,特别是要深入研究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收付转轨的方式问题,2004年有条件的区要先进行改革试点,2005 年在各区全面推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按照上述计划,各单位要认真制定实施办法,抓紧落实各项配套措施,加快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步伐。全市力争在“ 十五”期间基本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框架。
为了确保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各部门和单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上下一盘棋的思想,各级党委、政府应当重视这项改革,将改革摆到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部门要提高对改革重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自觉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配合改革进程。财政部门要积极做好改革准备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联系,及时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共同推进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各区的改革工作应按本方案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进行。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既不改变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权,也基本不改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权。市直单位和财政收支规模较大的区要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已经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改革试点的区,应按照明确职责、规范操作的要求,逐步向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向转变。
(三)规范财政性资金账户管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核心问题是建立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国库单一账户开设在中国人民银行,零余额账户、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等开设在商业银行。围绕建立新的账户体系,各单位要进一步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开户,建立健全预算单位银行开户财政审批和备案制度,财政部门内部要加强对财政性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
(四)合理划分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范围。按照本实施方案,工资支出、政府采购支出、大型修缮和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小额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采取授权预算单位支付的方式。在改革过程中,根据试点工作的具体情况,在遵循规范支出拨付程序的原则下,合理确定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项目范围。要通过试点,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逐步使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范围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五)认真做好业务培训工作。改革财政资金的缴拨方式,是一项全新的业务。因此,各单位都要加大培训工作力度,不仅财政部门要对试点部门、代理银行等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试点部门、代理银行也要在本系统内进行业务培训,保证相关业务人员在改革实施前都能够掌握新的业务知识和操作规程。
(六)切实加强各部门财务管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以后,预算单位仍然是预算执行的主体。为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各部门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构,切实加强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管理。要通过细化预算编制,严格用款计划管理,规范资金管理程序,防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