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人事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人才市场意见的通知

内政办字[2004]407号

颁布时间:2004-11-27 00:00:00.000 发文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自治区人事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人才市场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00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人才市场的意见

  (自治区人事厅 2004年10月16日)

  人才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的重要载体。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6号)精神,为加快我区人才市场建设,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全区人才会议的工作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紧紧围绕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人才强区战略统揽人事人才工作全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的,坚持服务于人才,服务于用人单位,服务于自治区经济建设的宗旨,努力开创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市场建设与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

  (二)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建立“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总目标,积极推动市场主体到位,完善市场功能和运行机制,健全市场管理法规,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人才市场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运行格局。力争在3年内,我区人才市场基本实现布局比较合理、结构相对科学、功能较为完备,综合性人才市场与专业性人才市场协调发展,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至2010年,使我区人才市场实现市场体系较为完善,中介服务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逐步形成,市场成为人才资源配置的主渠道。

  (三)发展重点。以发展专业性人才市场为重点,大力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和农村牧区人才市场,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全完善与其它要素市场相贯通的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加大信息网络技术在人才市场中的应用。积极拓展新型的人才市场服务领域,打造地区专业特色的服务品牌。

  二、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完善人才市场体系

  (一)加强人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我区人才市场普遍存在规模小、基础设施差、科技手段落后的状况,按照《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的要求,立足全区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的长远发展的需要,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突出抓好我区人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各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同时运用市场手段,多元投资共同开发建设,力争用3至5年左右的时间,使条件落后地区的市场基础设施有较大的改善。

  (二)科学规划和调整全区人才市场布局。积极鼓励创办多种类型的人才中介组织,尽快形成类型多样、竞争有序、运行规范、恪守诚信、服务周到的人才市场体系。积极推动人才市场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特别注意发挥国家级和自治区中心人才市场及自治区东西部人才市场的区域辐射、带动、示范作用,不断增强我区人才市场的综合服务能力。

  (三)大力培育和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人才中介机构,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专门服务,积极探索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手段。逐步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科学评价体系,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

  (四)积极扶持中国包头高新技术人才市场建设。中国包头高新技术人才市场要按照设施、功能、服务的标准,加快建设速度,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人才配置为主的专业性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国家级人才市场功能齐全、手段先进、联系广泛的优势,为高新技术人才的吸引、流动和优化配置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不断加大农村牧区人才市场建设力度。旗县人才市场要以农村牧区人才市场建设为重点,因地制宜,紧密围绕当地农牧业发展,以市场为平台,以乡土人才开发培养为龙头,联系基层“七所”、“八站”和各类服务组织中的“专家”、“能人”,构建县、乡、村三级人才库,积极开展“专家”、“能人”培训,组织不同范围的人才交流和技术推广,发挥乡土人才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中的带头作用。旗县人才市场要注重人才技术信息网的建设,尽快实现旗县间以及与盟市、自治区人才市场的信息联网,实现人才技术信息共享,推动人才市场为基层、为“三农”服务。

  (六)发展开放型的人才市场。鼓励我区人才服务机构与国内人才市场以多种方式开展交流与合作,坚持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鼓励我区有竞争力的人才服务机构参与国际间的竞争,探索建立与国外人才中介机构相联通的人才市场服务渠道,为引进优秀的创新人才来我区创业或工作服务。

  (七)大力推进全区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网上人才市场,以信息化带动人才市场服务的现代化。加强对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指导和协调。加快全区人才市场的数据库建设,逐步建成全区统一、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数据库。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增强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完善人才市场信息发布制度,积极推动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联网贯通、人才信息资源共享。在推动人才中介机构基本实现人才信息上网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人才网上招聘、推荐等活动,形成面向全区的人才信息服务平台,方便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

  三、健全人才市场机制,推进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

  (一)促进市场主体到位。要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界限,引导国有企事业单位主动进入市场选配人才和人才进入市场自主择业,实现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继续推进毕业生进入市场择业。不断完善人才流动争议仲裁制度,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市场供求预测、定期发布职位需求、开展薪酬调查等工作,及时、准确地反映人才市场变化情况,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调节人才的流量和流速,调整人才的分布结构,为各级政府实施人才流动的宏观调控提供参考。抓紧建立人才结构动态变化预测机制,完善调控手段,消除市场作用中的盲目性,完善有关政策,积极引导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等社会最需要的地区流动。

  (三)健全人才市场服务功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拓展人才市场服务业务。重点突出服务领域多元化,服务内容的多样化,打造具有特色的服务品牌,营造以诚信为本的服务环境。积极探索人事诊断、人事顾问、人才派遣、人才寻聘、人才素质测评等人事代理项目,初步建立服务周到、对象广泛、功能齐全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测评技术和方法,在职业指导、人才使用、人事诊断、管理咨询等方面发展人才素质测评技术,建立指标科学、方法先进、操作性强的人才测评体系。

  四、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加强人才市场管理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才市场政策法规体系。要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不断规范人才中介服务关系、聘用关系和招聘应聘行为。完善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制度,进一步健全人才中介机构年审制度。研究建立人才中介服务规范标准,规范服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完善人才市场法规体系,提高人才市场法治化程度,不断推动人才市场管理由政策性规范向法制性规范转变。

  (二)加大人才市场管理行政执法力度。坚持依法管理市场,做到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切实保障人才、用人单位和人才服务机构的合法权益。加强各有关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与协作,形成人才市场管理合力。加强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伪造档案和不按规定存放档案的行为;加强对大型人才招聘活动的管理;加强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的日常检查监督,严厉打击非法中介、非法招聘和乱收费行为;强化对常设型人才市场、人才交流大会、人才信息网络等安全防范措施,切实维护人才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

  (三)创新人才市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政府人事部门与所属人才交流机构的关系,按照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要求,明确政府与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引导政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在做好政府授权的公共人事服务业务基础上,努力发展市场竞争业务。要结合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政府所属人才交流机构的改革。逐步推行聘用制和竞争上岗制度,增强人才市场发展活力。

  (四)加强人才市场队伍建设。按照高素质、职业化的要求,不断优化从业人员队伍的结构,加强从业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教育,提高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步推行人才中介职业资格制度。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努力适应人才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

  五、加强人才市场领导,推动人才市场发展

  (一)切实加强对人才市场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着力抓好人才市场建设,要把加快发展人才市场工作摆到重要议程,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将人才市场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研究制定人才市场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每年拿出一定数量资金用于人才市场建设,尽快改变目前人才市场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

  (二)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对人才市场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作用,做好牵头和协调工作,编制、财政、劳动社会保障、工商行政管理和科、教、文、卫、新闻等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创造人才市场发展的良好环境。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