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

泰政发[2006]37号

颁布时间:2006-06-26 13:14:12.000 发文单位: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政府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省属以上驻泰单位: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气象事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6]3号文件加快山东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06]52号),现结合我市实际,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按照“装备、技术、人才、台站”的要求,强化观测基础,完善服务体系,推进科技创新,提高预测预报服务能力,建设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满足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目标任务:到2010年,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气象预报服务能力位居全省先进行列。到2020年,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气象科技水平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气象事业整体实力走在全省前列。

  二、加快气象基础现代化建设

  (一)完善一体化的大气综合观测自动化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卫星接收、自动化遥感、遥测一体化的全天候大气立体综合观测系统。加快泰安气候观测系统、泰山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泰山梯度观测及风廓线仪系统、卫星遥感系统、雷电监测系统、移动气象观测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自动气象站观测系统布点,按照平均站间距城市5公里、乡村20公里、灾害多发区适当加密的原则进行,在泰城设5—8个站点、泰山景区设5个站点、徂徕山设4个站点、大汶河设20个站点、大中型水库设2—3个站点、各县(市、区)分别设20—30个站点。利用泰安国家气候观象台和泰山国家气象观测站,建设大气化学基本监测网和大气环境气象监测网,提高对影响我市生态环境较大的沙尘暴、酸雨等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力。 

  (二)强化气象预测预报能力建设。以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为核心,综合应用多种探测资料和预报预测技术,不断完善天气、气候、农业与生态气象、雷电、大气成分等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系统。以数值预报为基础,融合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技术,加快预报预测精细化进程,加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系统建设,做好影响我市的暴雨、雷雨大风、雷电、冰雹、大雾等突发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气象部门要加强与市内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集成,努力提高气象预报预测水平。

  (三)加快推进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以提高信息资源数字化、标准化、实用化、集成化、网络化为目标,建立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以现有专业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为基础,完善市—县宽带信息网,优化资料收集平台,提高气象信息的存储、加工和分发能力,加快建设气象综合监测信息系统。

  三、加强气象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一)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加强市、县(市、区)气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改善服务手段,提高科技水平,增强数值预报能力,提高服务产品的传输速度,实现气象服务的多样化、精细化。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做好公共气象信息的传播工作;要在各大广场、公园、主要交通枢纽等公共活动场所建立气象信息电子大屏幕,扩大气象信息的公众覆盖面,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时效性。

  (二)全力做好“三农”气象保障工作。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完善“三农”气象服务。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系统,积极开展农业旱情、农林重大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预报,完善全市粮食产量预报业务,建立粮食安全气象警报系统。移动通讯、气象等部门要联合建立泰安气象兴农短信网,及时传递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和对农民有使用价值的各种适用技术和信息。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做好农业气候区划和气候风险区划工作,科学指导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

  (三)强化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服务。坚持避害与趋利并举的原则,切实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要把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之中,各级气象部门要成立气象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建立组织协调通畅、部门分工明确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针对我市多发气象灾害和潜在突发公共事件特点,建设市级移动气象台。切实做好森林火灾、雷电灾害、地质灾害等重大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特别要做好泰山、徂徕山等林场的防雷设施建设和雷电的预测预报服务工作,确保景区及游客的安全。

  (四)完善东平湖气象服务。 加快东平湖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在湖区建立5个自动气象站,开展湿地生态环境监测,切实为沿湖养殖、旅游、南水北调工程等提供及时的气象服务。

  (五)积极开展交通、旅游气象服务。建立高速公路、市内旅游景区景点等专业气象监测网和灾害预警系统,随时收集并提供道路、旅游景区景点的天气实况服务。加强精细化天气预报的研究,不断提高区域气象预报的准确率。积极开展高速公路道路结冰、降雪、大雾和能见度预报服务,开展大风、大雾预报服务以及旅游景区景点的晴雨预报服务。交通、旅游等部门要积极支持气象部门做好高速公路、旅游景区景点的气象基础设施建设。

  (六)加强城市和公共卫生气象服务。加强气象与城市管理、环保、卫生等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建立高效灵活的合作机制和畅通的气象信息传输渠道。在城市建成高密度立体自动气象监测网,实现对城市易发气象灾害的动态监测,积极开展对城市交通、城市建设、城市能源、城区空气污染以及可能引发的城市积涝、高温、扬尘、雷电等灾害的研究,构建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城市生态环境预估系统和城市重点工程气象服务决策咨询系统。积极开展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对疾病发生规律、病理影响机理的综合研究,建立气象环境变化对疾病发生发展影响的业务服务系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环境事件等应急处置提供优质气象保障。

  (七)加快人工影响天气建设步伐。加快建设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工程,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每个县、市、区至少配备3套火箭增雨防雹系统,泰山、徂徕山等各林场要建立3—5个高炮作业点。加强市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全市人工增雨防雹立体化作业体系,积极开展针对蓄水、涵养地下水源、植树造林、森林防火灭火、净化空气等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增雨服务。

  (八)加强气象科技创新。 搞好气象探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气候变化应对、人工影响天气、气象资源利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重点研发区域短时灾害天气和农业气象应用技术。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气象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快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四、大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一)加大气候、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建立生态环境气候影响评价与预警系统。气象部门要依法组织对城市规划编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和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为我市生态系统平衡、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公众生活提供气象依据。

  (二)大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制定全市不同生态区气候能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建立太阳辐射、风力强度监测网,开展重点区域风能、太阳能资源的监测和调查,建成风能、太阳能等资源数据库和资源图谱。

  五、依法保障气象事业发展

  (一)加强气象法制建设。各级气象部门要切实履行社会行政管理职能,依法管理涉及气象领域的各项活动。加强市县两级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气象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对气象基础设施保护和对气象探测、公共气象信息传播、雷电灾害防御等活动监管的力度,确保气象法律、法规、规章全面落实。要积极开展气象法制宣传,将气象法规纳入全市普法范围。

  (二)强化气象行业管理。 加大协调力度,建立健全集台站布局、业务流程、设备配置、技术标准、信息资料汇集与共享于一体的气象行业管理体系,尽快将我市境内各部门自建的气象探测设施和探测资料,统一纳入国家气象观测网络布局。

  (三)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财政要切实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气象事业发展。要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把增强气象能力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切实加大对有关气象工程、气象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建设运行的投入力度。按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对气象部门的岗位津贴、补贴的落实以及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工作。

  六、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

  (一)把气象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各级要切实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把气象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各有关部门要发挥行业优势,搞好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二)完善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结合气象行业特点,建立健全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激励研究型业务人才成长的机制,不断增强气象事业发展的后劲。建立科技交流机制,搭建科技交流平台,加强与市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各级要将气象科技人才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当地人才培养计划,并给予积极支持。

  (三)加大宣传,创造良好环境。 各级宣传部门、新闻媒体要切实搞好宣传,让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气象、关注气象、关心气象、支持气象,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OO六年六月二十六日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