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对某一事项进行广泛深入的审计后撰写的一种反映真实情况、揭露存在问题、提出建议的一种审计文书,它是反映审计成果大小的关键。它不仅要有一定的审计深度,更要有一定的审计广度。同时对分析数据、归纳现象、表述结论、提出建议等各方面的能力均有较高要求。因此,要写好审计报告,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认真做好审计取证记录。审计取证记录是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所作的原始证据,它是编写审计报告的重要依据。要使记录的资料准确、规范和完备,做好审计记录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审计资料的记录应当简明扼要。用精炼的文字,准确完备的表达复杂的审计对象,使审计记录条理清晰,简练畅达,观点鲜明,重点突出,使人一目了然,不产生疑义。
二是确定审计取证记录的分类方法。审计人员所列记录应当与会计对象的分类方法基本协调,必须将会计账户分类与按项目分类有机结合,坚持以按会计账户分类为基础的方法。
三是设计审计资料的分类记录。审计记录一般可分为审计调查记录和书面审查记录。审计调查记录载明类似于会议记录的有关内容,以陈述性表达为主。书面审查记录围绕审计事项的个性设计的格式,这样既便于审计记录工作的顺利进行,也能促进审计操作标准化。
四是严格审计取证记录内容。审计取证记录必需具备被审查内容的事实陈述、审计的方法、审计取证的对象、存在的错弊问题属于何种性质、提供审计证据人员的签证意见、审计记录人员的签名和审计记录复核人员的签名等实质性内容。
二、统一归类、避免问题零散反映。 审计项目由于涉及的问题往往多而复杂。审计报告因此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是单个罗列。即不将问题归类,直接单一地列出。这种方法十分简单,无需动脑筋,也不能说错误。然而,这样的表述割裂了问题之间的联系,无法集中深入地揭示问题和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自然也就无法提出好的对策和建议;
二是轻重不分,一概而论。即十分严重的问题和较轻的问题杂陈罗列,而不是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使阅读者抓不住主要问题,往往读完全篇仍无法领会报告意图;
三是分类错误。即虽然将问题归类处理,但类别之间不具备逻辑性,不是重复,就是交叉,或是漏项,不得要领。这种错误容易造成阅读者思维混乱,对后文的分析结果不易接受。要避免这一问题,审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逻辑学知识,按逻辑关系对问题进行分类。
三、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审计评价是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必须坚持全面地看待问题,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地分析问题,把握好审计评价的尺度。审计人员运用科学审计方法和现代审计手段的能力,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健全性、符合性测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具体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能否客观地对被审单位和被审事项进行评价,既体现了审计部门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又体现了具体审计项目的广度和深度、审计质量的好与坏,进而影响整个审计报告的质量。 所以审计人员应努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综合思考、分析问题,对被审单位和事项不能超越审计职能范围进行评价,应以数字为基础,对未予审计、证据不足、评价依据不准的事项不作评价。
四、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建议最常见的毛病就是针对性不强,泛泛而论。如我们经常见到的“建议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意识”、“建议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等,都属此类。这样的建议既没有特定的对象,也没有明确的做法,一般不会产生任何效果。要使建议落到实处,就要有明显的针对性。
一是针对具体单位,即向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直接提出建议;
二是针对具体问题,即针对前文提出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具体指出如何完善制度,加强管理。这样的建议才真正具有可操作性,能提示、引导有关单位从治标和治本两方面作出改进。
上一篇:对审计干部道德行为的五个监督
下一篇:审计条例的贯彻思维与执行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