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
一、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的迫切性。
近几年来我们目睹了太多上市公司的业绩骗局。在国内,琼民源1996年年报中所称5.71亿元利润中有5.66亿元是虚构的,虚构的利润竟占了总利润的99.12%,PT红光、东方钢炉、大庆联谊、郑百文的欺诈,ST猴王、蓝田股份;还有“世纪黑马”银广夏的造假,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该公司通过各种造假手段,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该公司所称:子公司天津广夏,2000年度出口1.8亿马克。但据天津海关出具的书面材料,天津广夏2000年仅出口3万美元(约为6万马克)。数字相差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然而,国内上市公司的造假比起美国的安然、世界通信、施乐、维旺迪等公司的财务欺诈案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据美国新闻媒体报道:2001年底美国能源巨子安然公司一共造假6亿美元,美国电信业巨子世界通信公司在过去5个季度公司的现金流量受到夸大,数额超过38亿美元。美国世界通讯公司的财务欺诈案尚未平息,施乐公司又曝出了财务丑闻。施乐公司在1997年至2001年间5年期间内操控会计审计,虚报的营业收入金额高达60亿美元。担任安然、世界通信公司审计的工作,享誉近百年,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公司轰然倒塌……
世风不古!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严重扭曲了股票的价值,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让人触目惊心!会计业因“会计造假”而蒙羞。会计公司因违反独立会计准则,涉嫌“捂假”、“共同造假”而被注销主体资格。人们不禁要问:这个世界怎么了?世上还有诚信吗?会计人的良知何在?会计人的职业道德哪去了?为什么“会计造假”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并且在国内外有预演愈烈的态势呢?难道就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吗?
越是商业化的社会越应该是讲究诚信道德的社会。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而且是市场经济下的基本游戏规则;道德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保障。伤痕累累的资本市场呼唤“会计诚信”!现实呼唤“会计职业道德”!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升会计职业道德水准就变得尤为迫切。
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比较复杂。会计法规、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而造成的合法性失真是其原因之一;会计工作中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等技术方面原因则是原因之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造成的技术性失真是原因之三;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或职业道德不高,道德观念下滑,真假、善恶、美丑、是非界限模糊,价值取向发生偏差,无法抑制自己的不良心欲,主动或被动参与制假,进而导致不道德行为,是其原因之四。
(二)防治对策—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升会计职业道德水准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一剂良药。(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要从根本上治理“会计造假”,有效遏制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管其下,包括法治手段、道德手段、文化手段等互相配合,同抓共管,综合治理,方能解决问题。
一方面: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典及有关监督约束机制,将有关民事赔偿法律纳入有关会计立法中,同时强化实施。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论制度有多么健全,多么严密,毕竟制度是要人去执行的,去监督的,如果在人的环节上出现失误,那再好的制度也只能流于形式,无法发挥作用,也都只能是废纸一张。况且会计行为不可能都由会计法律制度进行规范,不需要或不宜由会计法律制度进行规范的行为,可通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实现。同时由于法制仅仅是最低的道德,是现实条件下人们必须遵守的一般公德,它不同于道德,道德作为知识、信仰、原则的集合体,对人们的约束更为广泛。道德通过运用教育的手段着力约束人的动机,要求人们行为动机的高尚、善良。而一切造假都是从践踏道德开始的,从造假动机的形成到造假过程的实施都起始于对道德的背离。相反,一个有道德的人哪怕其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因此我们强调另一方面:就是强化道德教育,注重以德治国,注重道德建设和个人德性修养,以营造全社会讲求道德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即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化功能,全面提升会计界及会计人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准,以个人修养自律为行为准则,激发会计人员的廉耻心和道德责任感,自觉地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最终达到会计人员自觉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逐步地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从而将职业实践中对职业道德的意识情感和信念上升为职业道德习惯,并贯穿于职业活动的始终这样一个境界,以此来达到有效遏制虚假会计信息泛滥的目的。
大家知道: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报告及会计资料作为企业的语言,承担着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及其他外部使用者等社会各层面传递信息的重任。会计反映职能运用是否充分以及会计工作好坏不仅关系到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在目前整个经济整合过程中处于多元利益主体中心的会计人员肩负特殊的使命,其行为关系重大。会计职业客观地要求会计人员承担起本职工作对所服务对象、甚至对社会和国家的道德使命与职责,并在对道德使命与职责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中,产生一种职业义务感。因而会计人员在长期的会计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职业道德,就表现的尤为重要。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没有会计职业道德,就没有会计行业信誉,也就没有会计行业生存的空间。
从上述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仔细分析,无不与会计的职业道德失范有关。
(三)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及方法
那么,如何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呢,换句话说:怎样加强会计职业道德?
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会计界各位同仁有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和方法:
1、 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年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各省财政部门、行业协会组织编写教材、讲授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监督所有会计人员对相关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辅之严格的考核方法进行考核,没有达到规定要求者,不颁发后继教育的结业证,同时作为从业资格发证、注册等工作的依据之一。以督促会计人员注重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自觉学习职业道德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感,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2、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职业。使会计人员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及自我改造中得到升华,自我提高。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义务感,树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在会计职业活动中,正确进行道德选择,能够依据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对自己行为做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并自觉地对职业行为进行取舍。做到在没有社会舆论压力、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履行自己应尽的职业道德义务。
3、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节操教育,使之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畏压力,不为利诱,诚信为本、坚持准则、廉洁自律,严格把关,尽职尽责,一尘不染。
4、 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泛宣传会计从业人员中的职业道德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树立诚实守信等新风尚;
5、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自律效应机制,包括效应评价机制、效应反馈机制、目标或标准修正机制;针对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真实公正,“责业、廉业、精业、勤业、敬业、爱(乐)业”等方面制定一套可操作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评价标准;并且要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
6、 研究建立和实施会计人员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尤其对不道德行为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定期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推动职业道德教育的规范化、法制化。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短短16字,高度凝结了职业道德的丰富内涵,我们每一个会计人都要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继续深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充分发挥会计在提供信息、参与决策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为优化社会风气贡献力量。
本文参考资料: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大纲(职业道德培训教程》 中国职业道德在线
《论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 》 (安徽淮南工业学校 钱 欢)
《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 来源:诚信会计信息网
《 编写组。 会计职业道德简明教程 .1999.暨南大学出版社,年7月》
《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机制》 来源: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
《谈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中国职业道德在线 作者:龚凯颂
《强化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 经济日报 作者:章美珍
《假帐丑闻冲击美国模式》2002年08月19日 09:31 《网际商务》杂志陶冶
《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及综合治理》 财务与会计(200205) 石连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