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作一名优秀的“会计”
“社会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足以说明会计这个行业在社会上的重要程度,有人把财务科比作一个单位的心脏,是因为各个部门、各个科室甚至具体到每一个人在单位的所有活动都要由财务科来供给“血液”。既然这个岗位如此重要,那么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自身素质和较强的业务水平,现根据本人这些年的工作实践来探讨一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应从哪几方面做起:
一、要作一名遵纪守法的会计。“遵纪守法”,是对每个行业、每个公民的最起码要求,他是人们进行正常交往和社会生产的有力保障。这一点在会计行业更为重要,因为相对来说,会计接触“钱”的机会比较多,思想稍一放纵就会在经济上犯错误,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有人曾把会计工作比喻为高压线:按程序正规操作他会大大提高生产力,但若违规操作则一定会受到严历的惩罚。这就要求各位会计人员在上岗之前首先要认真学习《会计法》,了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心中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事如何做。不做假账,以法律为准绳,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越雷池半步。
二、要作一名爱岗敬业的会计。在常人看来,会计是一项枯燥无味的工作,每天就是坐在办公室整理那些琐碎的票据,重复的记录着0到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简简单单的出差,在他看来也是一次期盼已久的旅行,因为他在办公室里被“圈”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平时按时上班不说,就连“五一”、“十一”、“元旦”等这些法定节假日,别人在家休息或外出游玩时,他们还是呆在办公室里加班加点记账、赶报表。然而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他,就要默默的接受这些,因为这就是他的工作性质。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其核算方法以及会计科目国家都有统一的规定,而不是自己随心所欲,想怎么记就怎么记,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而且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养成永不间断的学习习惯,戒焦戒燥,静下心来钻研知识,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淘汰。特别是现在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财会领域已被广泛应用,所以会计人员在学会财会实务外还要熟练掌握电脑操作,从日常的排版、制表到凭证的输入、报表的输出等各类软件各个模块都要融会贯通。最难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他的“监督”职责,每天所接受的票据要一眼就能看出他违不违背会计法,符不符合单位财务规定,会计人员应头脑冷静、立场坚定,不被其他因素所影响。凡是拿到会计跟前的票据都是经过领导签字批准的,但却不一定全都符合财务制度的规定,这时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对于符合规定的马上支付,手续不完善的要求补充后再予支付,违背规定的讲明原因坚决不予支付,思想上不能受任何人控制,立场上不能受任何人左右。
三、要作一名心中有数的会计。财务上的数字虽说有账可查,每个数据在账上都有记录,但要学会把数字装进脑子里,领导要问哪笔业务的时间、金额,不必再去一一翻看账本,随口就能说出。这是一个用“心”去工作的问题,对于单位收入的来源渠道、支出的用途去向、各种业务的来龙去脉都要了若指掌,每个会计期间有多少收入、多少支出,各个产品销售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有多少,哪些产品盈利、哪些产品亏损,哪段期间是收入、支出的高峰期,哪段期间是资金枯竭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便于领导做出决策。
四、要作一名有责任感的会计。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每个职工都要有一种主人翁责任感,会计人员更需如此,要读懂一把手的心理,急领导之所急,办领导之所需。一名优秀的会计不能把工作仅仅停留在手头的账本上,他应该跨出办公室,延伸到单位的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协调好与财政、银行、税务等相关单位的关系,从点到面为单位把好关、理好财,做好领导的参谋。把基本职能中的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倾向,工作重心由反映转向预策、决策、控制、分析等方面,协助领导制定精确的年度计划和有利于单位工作的奖惩制度,向领导汇报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把账本上记录的数字作为进行企业管理的一种工具,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横向分析来比较同兄弟单位以及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成本利润率等各项指标,取长补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整改方案。通过纵向分析来比较各个会计期间的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率等各项指标,以保持一个合理的产权结构。通过对整改前后各项指标的分析来评价各个方案的利弊,协助领导做出决策。
会计工作是神圣的,同时会计工作也是艰辛的。在工作实践中,应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和总结,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德才兼备、思维敏捷的综合性人才,以满足单位和社会的需要,充分发挥会计行业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