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80 苹果版本:8.7.8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2015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预习:消费理论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 2015/05/12 09:44:57  字体:

选课中心

书课题助力备考

选课中心

备考交流群

速来寻找学习搭子

备考交流群

资料专区

硬核干货等你来

资料专区

免费题库

海量好题免费做

免费题库

201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时间:11月7日,经济师考试报名集中在6-8月,2015年经济师备考已经拉开帷幕,网校整理了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资料,供大家预习参考,祝大家梦想成真!

消费理论

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凯恩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假设或三个前提上的: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

0<MPC<1。

(2)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可以把消费看作是收入的函数。

(3)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

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l.

消费函数:

式中, 代表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 为边际消费倾向, 和Y的乘积表示由收入引致的消费。因此,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例题】

1.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假设有( )。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B.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C.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D.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E.长期消费函数是稳定的

【答案】ABC

2.平均消费倾向的取值是( )。

A.等于l

B.可能小于、等于l

C.可能大于、等于l

D.可能大于1、等于或小于l

【答案】D

需要指出: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关系是MPC

2.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意大利籍美国人,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这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985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强调了消费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实现一生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各个家庭的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年青时期:收入偏低,消费可能会超过收入

中年时期:收入大于消费

老年时期:消费超过收入

理性的消费者总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比较安定的生活,使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家庭的收入包括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那么,一个家庭的消费函数就是:

C=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消费、储蓄和投资

WR——财产收入

YL——劳动收入

--------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

---------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在人口构成没有发生实际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

如果人口构成比例发生变化,边际消费倾向也会发生变化,如果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中年人口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降低。

3.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该理论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的收入和持久性的收入,并认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稳定的函数。

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收入,即预期在较长时期中可以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流量。

Ct=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消费、储蓄和投资

——现期消费支出

----边际消费倾向

YPt ——现期持久收入

【例题】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 )的前提之一。

A.生命周期理论

B.凯恩斯消费理论

C.持久收入理论

D.所有消费理论

【答案】B

相关推荐:

 ·经济师考试“梦想成真”系列辅导书  ·经济师手机题库抢先看
 【特色班】400元/门(经典班次,超值套餐)  【直达班】600元/门(当期未过,免费重学)
 【精品班】800元/门(高清课件,助教指导)  【实验班】1500元/门(考试未通过返还学费)

学员讨论(0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