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时间为11月1日。为了帮助您更好的通过2014年经济师考试,全面了解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的相关重点,网校整理了中级经济师考试教材经济基础知识高频考点,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货币均衡水平决定
流通领域的货币数量取决于货币的均衡水平。货币数量已成为宏观经济中重要的经济变量和政策变量。
研究货币均衡问题,不仅要涉及到货币的自身均衡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研究货币的均衡水平及由此而决定的流通领域中的货币数量与宏观经济方面其他变量的综合平衡问题。
在宏观经济方面,总的要求是达到或保持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平衡关系。要保证国民经济在物价稳定的条件下协调发展,就必须使流通领域中货币数量的增长幅度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相互配合。货币供应量M1应当与GDP同步增长,即M1= YM0,本期货币增量=GDP增长率上期货币存量。
熟悉物价自然上涨率的经济含义:在一般的情况下,产品的价格不会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下跌。物价自然上涨现象的成因:剪刀差;产品的更新换代、技术性能不断提高,也无形中使同类产品的价格自然上升。
产品价格剪刀差现象:劳动生产率提高在技术或劳动密集性程度不同的部门并不一致,从而造成所谓的产品价格剪刀差现象。
掌握货币数量与经济增长、物价上涨的关系:若将物价自然上升因素考虑进去,则流通领域中货币数量的增长应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即:M 1=(Y+P)M0,或者M=Y+P。
M1 本期货量存量; P物价自然上涨率;M货量供应量增长率;YGDP增长率。
上式反映货币的均衡与经济增长及物价水平的关系。
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各种定义的共同点:一是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二是物价持续上涨。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
通货膨胀的定义:在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度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