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80 苹果版本:8.7.8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审计状元】注会审计太难?75.75高分学员经验分享~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木子 2025/04/16 10:51:07  字体:

选课中心

书课题助力备考

选课中心

资料专区

硬核干货等你学

资料专区

免费题库

海量好题免费做

免费题库

会计人证件照

省时省力又省钱

会计人证件照

报名入口开通

请在规定时间报名

报名
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管综合

注会审计太难通过?内容晦涩难懂,堪称为“天书”?网校注会《审计》单科奖学金获奖者,来给我们分享他的备考经验,赶快来学习啦!

01
起点:门外汉的觉醒时刻

2013年,当我以行政管理专业身份通过公考被分配至会计岗位时,那个被问及"借贷本质"的尴尬瞬间,成了职业生涯的转折点。面对专业壁垒,我选择用最笨拙却有效的方式突围——在备考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过程中,无意间叩开了CPA世界的大门。彼时年轻气盛的我,曾天真地将这本证书视作逃离体制的"通行证",却未曾料到这场考试将成为重塑职业认知的十年修行。


02
征程:跌宕起伏的十年备考路

1. 莽撞开局期(2014-2016)

首年盲目报考六科的经历,堪称职业生涯最生动的挫折教育。每天4小时的高强度学习最终只换来《会计》单科合格,这场惨败彻底粉碎了我的速胜幻想。蛰伏两年后,调整策略主攻《审计》,那些晦涩的鉴证术语在反复咀嚼中竟神奇般贯通,这次意外胜利让我领悟到:理解比硬背更重要。

2. 中断与觉醒期(2017-2020)

岗位调整带来的职业迷茫期,疫情制造的备考真空期,连续四年停滞看似是懈怠,实则是认知沉淀期。当发现周边同事陆续通过职称考试时,那个"证明自我价值"的执念重新燃起——2021年重启备考时,我已然明白:证书本身或许不会改变人生轨迹,但持续学习的状态才是对抗职业倦怠的良药。

3. 战略反攻期(2021-2024)

制定"2+1+3"的阶梯攻略:前两年主攻计算型科目(会计+财管),中期突破记忆型科目(经济法+战略),后期集中攻克专业壁垒科目(审计+税法)。这个看似保守的计划,实则是基于工作强度的理性妥协:每晚雷打不动的2小时学习,节假日全真模拟训练,最终形成稳定的备考节奏。

03
学科攻坚启示录

1. 《会计》——基础学科的辩证认知

作为耗时最长的科目(累计超600小时),其庞杂知识体系恰是最佳思维训练场。郭建华老师的"准则穿透法"让我顿悟: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仅是会计准则,更是解题密钥。建议着重吃透长投合并、收入确认等核心章节,这些既是考试重点也是实务基石。

2. 《财管》——四次败北后的顿悟

这门让我四度折戟的科目,最终被老师的"框架拆解法"攻克。建立"财报分析→价值评估→资本决策"的逻辑链条,配以每日20道真题的手工计算(禁用计算器),方才突破公式记忆陷阱。特别提醒:近三年考试愈发强调实务场景应用,死记硬背行不通。

3. 《税法》——碎片知识的体系建构

叶青老师的"政策树"教学法堪称救命稻草:以纳税人身份为根、征税对象为干、优惠政策为枝,将200余个知识点编织成网。个人独创"三色笔记法"(红色标注税率、蓝色标记时间节点、绿色补充例外条款)大幅提升记忆效率。

04
给后来者的实战指南

一是科学规划。根据个人时间,分配好每年报考科数,不要盲目求快,结果导致满。

二是合理搭配。我个人建议搭配是考虑计算和背诵搭配,比如会计+经济法,审计+税法,财务成本管理+战略。

三是多多做题。我考了那么多年,最大的毛病就是做题少了,每次看视频讲解觉得都会,结果一做题就不行,所以要看视频讲解,但是不能过度依赖视频,多动手练。

05
终极顿悟:证书之外的收获

当2024年春收到全科合格证时,我依然选择留在体制内。这场持续十年的跋涉,早已超越证书本身的价值——它教会我用会计准则的严谨规范行政行为,以财务分析的视角优化行政管理,借战略管理的框架提升工作效能。或许正如杨绛先生所言:"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场考试,终究成了我与自己和解的修行。

更多推荐

2025注册会计师报名进行中!一年三门这样选科目 轻松通过!

学员讨论(0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

恭喜你!获得专属大额券!

套餐D大额券

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