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零基础在职考生3年过注会超详细心得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 2017/05/10 10:40:53  字体:

选课中心

书课题助力备考

选课中心

资料专区

硬核干货等你学

资料专区

免费题库

海量好题免费做

免费题库

会计人证件照

省时省力又省钱

会计人证件照

报名提醒

入口开通及时知

报名提醒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不言而喻,一共6个科目每科都不容易。一年报几门比较合适呢?每个人的基础和备考时间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答案。大多数考生都是在职考生,没有很多整块的时间来进行复习备考,所以一定要进行科学规划。

  以下是一位非会计、非财经专业的货真价实的零基础上班族考生的备考心得,他利用三年时间通过了专业阶段考试,三年过专业阶段,这是比较合适的,符合大多数考生的心理预期,所以将这位学员的学习经验分享给大家!

  个人觉得,考后总结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因为什么失败或者成功,那么后面仍然会走弯路。所以,成绩出来后,我一方面开始撰写自己的总结,另一方面开始研究综合考试的主攻策略,以期用最短的时间攻克下来。如果这些心得,能对同道中人,尤其是零基础的同行者有所裨益,那就再好不过了。好了,言归正转。

  个人对注会专业阶段考试的理解认识。

  我们考注会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只有深刻认识注会考试,深入了解各科目之间的勾稽关系,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做到事半功倍。

  总体认识:这是个相互交融、相互交叉,既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又考查计算能力,还考查理论功底,更考查管理能力的考试,当然这种考查更多的是理论层次上的考察,尽管这些年试题逐步向应用层次拓展,但受考试方式、时间的制约,依然是以理论层次为主。

  具体来讲:一是会计是所有课目的基础。无论是审计、财管,还是税法,不懂会计是不行的。另外,财管部分内容在会计考试当中也需用到。二是关联度比较高的是会计与审计、会计与税法、会计与财管。单从课目之间的关系来讲是这样。三是完全可以独立看待的是经济法、战略。战略和财管、尤其是审计有关联,主要是内部控制方面,但总体关联度不大,独立报考也可通过。经济法干脆与其他几门没关系,完全可以独立报考。

  主要特点:

  这个大家都知道,难度高、范围广、题量大、时间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有四个“最好不要参加考试”:

  一是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不够最好不要参加考试。我家属自11年到15年连续5年考审计,却5年没考过,每年都是55分以上,就是过不了,其他科目重考了3门,16年尽管通过了,但仅仅是60几分低分飘过。后来我给她总结,主要是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不够。审计就象一棵埋在地下的树根,根系非常发达,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实务经验,所以只能从外表想象这树根的形状,已经挖出的树根我们只能看到主干,而细微之处的毛须须却留在地下。同时,审计也很晦涩,考试中的题目,并不是它有多难,而是很多根本读不懂什么意思。所以我认为,审计这门课重点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其实知识层面上大家都差不多,谁也不一定比谁好或差多少,而重点在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二是缺乏卧薪尝胆、持之以恒、以苦为乐(此处省略200个成语)等等的学习精神最好不要参加考试。备考过程中的艰辛各有体会,就我而言,平时单位经常加班到12点多,平均每年出差2个多月。所以没办法,从上一年度考试完第二天,就开始听下一年度需要报考的课程(今年除外,因为不知道能不能全过),等新课出来我已经把基础的学完了,节假日、周末全部奉献了出来,3年时间没旅游甚至郊游过,除了出差没出过远门,没带孩子出去逛过。尤其是考前一个半月,真是夜以继日啊,一般是半夜两点钟睡,睡前要吃安眠药。有的人常立志,每到成绩出来时,看到有人收获颇丰,自己也摩拳擦掌,但过不了几天便下不得辛苦,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我想,每个人对自己都应有一个非常中肯、客观的评价,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我觉得真的不要浪费精力,得不偿失。

  三是没把打字速度练好最好不要参加考试。个人认为至少要到平时每分钟能打50个字,我由于工作原因,用的是五笔,平时打字80个,考试电脑不是自己的,用的不顺手,加上那种紧张氛围,也就发挥了一半以上的录入速度。不要说会财税打字就少,其实不然,很多人没做完或者没通过,可能恰恰是打字速度的问题。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大神打字很慢,照样通过考试,但是我觉得很少。有人说,这个好办,练练就行了,确实如此。不过说实话,能忍受枯燥,坚持练习打字,对个别人来说,或许也是个小考验。活泼灵动的你,能坚持下来吗?需要想一下噢!

  四是当前事业和收入比较理想的最好不要参加考试。我个人觉得,人这一辈子不容易,来到世上一方面是承担苦痛,一方面是享受快乐。什么最重要?家庭和亲人最重要,父母和老婆孩子最重要。既然事业和收入已经比较理想,我们当然要让快乐多一点了,让苦痛少一点,当然要多和父母、老婆孩子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为什么还要参加这个破考试,给自己找罪受呢。作为我个人来讲,其实我家属早就撺掇我考,我一直都没这个想法,就是因为我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后来之所以参加考试,一方面是家属的推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各行各业都面临改革,经济持续下滑对企业又有了非常大的竞争压力,虽然自己工作还在,但其实身边好多人都辞的辞、退的退,不知道哪天轮到自己,早作准备或许没有坏处。所以我觉得,要是有理想的事业和不菲的收入,尽量不要走注会这条路,真的没必要。

  对于报考课目搭配的一些体会。既然注会各科关联度大,那么如何搭配报考自然非常重要了。作为一名零基础考生,回过头来看专业阶段考试,理解可能更深一点儿。在这里,我针对零基础考生,谈谈我的学习和报考策略。总结起来三句话:

  第一句话,学习课目与报考课目不一定一致。我14年刚开始的时候,说实话,当时有点轻视注会考试,起初想着一年拿下三门应该可以,但实际并非如此。连续在北京出差两个月,8月份回来,只能放弃会计,主攻审经战。尽管当年只过了经济法,但是却为15年、16年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话,会计是基础,不一定最先考,但一定要最先学。前面提到,除了经战两门可独立报考以外,其他四门都有关联性,而这四门最基础的是会计。对于零基础考生来说,会计也可以说是最难的。所以说,会计基本原理不懂,审财税就寸步难行。当然,鉴于零基础考生一上来就把会计过了比较难,因此会计要先学、但不一定先考。

  第三句话,难点课目要本着多学几年、一次制胜的理念。专业阶段公认的难点课目是会审财,很多人连续多少年都栽在这几科上面。所以说,要本着难点课目多学几年,待理解彻底、机会成熟、一击制胜。其中,会计和审计关联度最高,最好同步学习,当然不一定同步考试。具体来讲,第一年可以先学会审经战(或税),若后期精力不够,视最后准备情况,以主要精力保一至两门。

  下面说一下我的报考和学习策略,希望能对零基础考生有所裨益。

  2014年:

  学习课目:会计、审计、经济法、战略。

  报考课目:会计、审计、经济法、战略。

  参考课目:审计、经济法、战略。

  考试结果:审计53、经济法67、战略52.

  2015年:

  学习课目:会计、财管、审计、战略。

  报考课目:会计、财管、审计、战略、税法。

  参考课目:财管、审计、战略。

  考试结果:财管53、审计65、战略75.

  2016年:

  学习课目:会计、财管、税法。

  报考课目:会计、财管、税法。

  参考课目:会计、财管、税法。

  考试结果:会计68、财管64.5、税法60.5.

  对各科目学习的一些体会。这里面有一肚子话要说,慢慢来吧。

  (一)关于老师的选择。好多朋友QQ私信给我,问的最多的是听谁的课。期实我觉得,老师讲课固然有差别,但其实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喜欢哪种风格、哪种风格适合你。我家属既听中华的、也听过隔壁的,我一直听的是中华老师的。

  会计:郭建华、高志谦。郭建华老师有激情,讲的全面、有深度,适合应考。高志谦老师幽默风趣、娓娓道来,注重讲基本原理,便于零基础考生理解会计知识。若把二人结合起来听,对零基础考生来讲,自然是珠联璧合、明月清风了。作为我个人,郭建华老师基础(强化)班全部听、习题班全部听,其他班次都没听,基础班三年应该在10遍左右吧,第一遍原速,用时很长,以后各遍逐渐加速。高志谦老师14年、15年没听,16年听了基础班,主要对郭建华老师讲授不理解的地方,作查缺补漏,重点是金融资产、长投、企业合并、合并报表、所得税。尤其是合并报表,听高志谦老师讲完基本原理,再听郭建华老师的,会清晰很多,理解很重要,真的不需要背。

  审计:杨闻萍、李景辉。我14年听杨闻萍老师基础班、习题班,15年听李景辉老师基础班。我觉得,令我受益最大的是李景辉老师15年的习题班,使我对审计整个架构体系一下子清晰起来,重点的知识点也一下子抓住了不少,课时不多,我听了至少3遍吧,不过听人说16年没她的习题班,很遗憾。还有就是涛哥的知识点总结,每年都要更新,很全面、很具体,这个当然是必备的。听有人说隔壁有个张敬富讲的不错,还有个刘姥姥讲的也比较细,不过我都没听过。

  财管:陈华亭。我想,截止目前,注会财管培训界各位老师,仍然难望及华亭老师的项背。这种认识,大家应该不会反对吧。他的讲授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知识点把握的也非常准,14、15、16年连续3年的资本预算填表题,完全是华亭老师讲义的翻版和拓展,其他妙处不一而足。然而,最重要的是,华亭老师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给你力量,每一节课开始都给你那棵烦燥的心打上一针强心剂,令你疲劳顿消、一往无前。15年我听的华亭老师的课,选择题考了37分、但主观题考了16分,主要是大意失荆州,计算题练的太少了,恨失滑铁卢。16年听来听去,感觉还是华亭老师好,所以听的是他15年的课,因为心里有点儿底,放了好几个月主攻会计,考前重点练习各类计算,低分飘过。当然,华亭老师离去,对我们都是个损失,但他的课值得一听,哪怕是以前的课。当然,如果心有怕怕的话,建议首选达江,江湖称其“小华亭”。

  税法:叶青、奚卫华。我第一遍听叶青老师的,第二遍听奚卫华老师的。然而,今年大考特考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国际税收,或许是她们两位老师都没想到的。不过,总感觉税法没有会计、财管那样在内心深处能形成个体系,无法对所有知识点在全局上有个精准的把握,8月份的时候敏锐感觉到税法差距太大,没办法只能自己总结攻坚,却没有看教材,哪知今年偏题怪题、怪招险照频出,还好增值税、个税保底,考前重点练了各种情况下的土地增值税,在选择题可能只得22分、国际税收放弃4分的情况下,最后惊险过关,后怕连连啊。

  经济法:苏苏、游文丽。经济法和税法这两门,是我首学首过的两科。尤其是经济法,第一年学习通过,对我来说更有重要意义。大家都推崇苏苏老师,我也一样,好的方面自不必说,声音婉转动听,案例非常生动,知识点把握精准,具体可实际体会。她的基础班、习题班我全都听了,后来一个偶然机会听了游文丽老师的习题班,感觉非常好,善于把基本原理分析到位,首先分析解题思路,再融入具体的习题,受益良多,果断听了所有习题班课程,不错不错真不错。有人说隔壁有个叫**杰也不错,没听过,不太了解。

  战略:李宏伟、杭建平。14年选了李宏伟老师的课,原因是他的课时少,当时就想这不就一门背的课吗,选个最少的了解一下,然而昏天黑地地背就行了。15年别人推荐杭建平老师,一听确实不一样,坚守基础班、习题班,理解背记,对我来说这科是难度最小、考分最高的一科。另外,李宏伟老师总结的知识点不错,对于一些大题,怎么答、答什么有着很好的见解。

  (二)关于学习的方法。这个,各有各的道,自己的未必适合别人。不过说出来,大家分享,有益最好。总的来说二十个字,原理为基、理解为主、背记为辅、体系为本、强化为要。原理为基,每一科大部分知识点,都应弄懂基本原理,其实这些原理大部分和我们生活常理是基本吻合的,比如哪些费用开支记入存货成本,只有少部分需要深入理解其背景、初衷,基本原理一旦知道了,经过两三遍的复习,想忘记都很难。有人或说经济法、战略是不是涉及不到基本原理,我觉得还是涉及的,各人都可去体会。理解为主、背记为辅,我个人不赞成过多的背记,除了战略,战略的背记也应在整体框架和基本原理理解的基础上背记,会审财税经更重要的理解,审计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背记,重点也是理解。当然,如果想拿高分的话,那理解和背记就会同等重要了。体系为本,每一科都需要强化体系思维,首先从整体上去把握和理解,然后抽丝剥茧,逐步深入。强化为要,我有三门考了两年,总结失利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眼高手低、眼熟手生,相信好多人与我有同感,所以强化是最重要的,最后要做到一看题,就能想到他考的是什么,怎么来解、哪几步。

  以上是总体上说,比较空洞,具体来讲,我是这么学的:

  第一步,每科都先听一到两遍基础班,经济法和战略是一遍,其他都是两遍,因为我是零基础,什么都不懂,需要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体系,逐步消化,这一两遍就是建立这个知识体系。这个阶段,什么也不做,仅仅是听课,然后在头脑中理解和构建知识体系和架构。

  第二步,边听基础班边理解和重做讲义中的题目,目的是加深理解,掌握具体的知识点,这个播放可稍快,1.5倍速度,听完以后再回来做讲义中的习题,除了听课,习题一般每章3到4个小时就可完成。

  第三步,听做习题班,这个方法同第二步,先听一遍,反回来自己再做,这个耗时也不长,因科目而异,我重点是会计耗时长,经济法光听了没回来做。这个过程,重点强化知识点、强化对基本原理的掌握。

  第四步,自己总结梳理知识点,就是从讲义中摘,从前往后一点一点儿地过,感觉这个重要拿出来,留待以后用。尤其是战略和税法,这个总结梳理最后就是自己重点背记或强化的东西。审计自己也梳理了,但最后没用自己梳理的,因为有涛哥现成的,比自己弄的强。这个过程,主要是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一看懂会的一带而过,不会的重点强化。经济法自己没弄,其他课目都走了这步。

  第五步,做模拟题,因为我的复习进度比较快,各网站的模拟题出来还要等好久,所以只能选隔壁公开发行的6套题,个人觉得这6套题有难度,甚至有的很偏,但我觉得有可取之处。尤其是财管计算和经济法大题,基本把可考知识点全部囊括,我经济法就做了这六套题,上去以后选择题得了20分,最后也通过了。但是会计题量偏大、偏难;审计实操性不够、难度不及试题,但也有可取之处,尤其重点知识点;税法难度较大、涵盖面也可以,但今年是个例外;战略是个大拼盘,涵盖较全面,但不如试题出的那样有艺术,也有拼凑的嫌疑。我各科都做了,但做完以后,每道题弄懂后就放那了,也没有深究。

  第六步,试题强化,有的人东找西找模拟题来做,我觉得大可不必,个人认为最好的资料就是历年试题,一方面它反映了考试的脉络、重点和趋势,另一方面很多知识点都是重复考的,少部分连续重复考,更多的是隔一到三年重复一次,只不过考核的方式和角度有所区别。16年我从考前一个半月就开始鼓捣试题,因为自己计算能力不行,老算错数,所以自己重点鼓捣的是主观题,一开始会财税一科一天,从10-15年轮番**,中后期会财税一科半天,还是轮番**,历年试题中的主观题,最少的做了三遍,有些重点年份或者重点难点习题,可能在5遍以上。最后达到一出来题,就能理解它的出题思路、考查知识点、解题路径。当然,自己认为历年试题没有,但也有可能考的,也把它加进来进行强化,比如财管,我当时觉得固定成本预算二因素、三因素分析法肯定会考,所以把它放到试题里一并强化,结果妥妥考出,不过我抽的那卷没有。这个阶段,最疯狂,昏天黑地,反反复复,但需坚持。

  第七步,考前串学,就是考前三两天吧,开始看讲义,这个因人而宜、因报考科目多少而宜,会的稍加强化飞快略过,忘了的、不太懂的重点强化,分科进行,直到进考场前十分钟也不要放弃。我考会计那天早上五点起床,飞快翻了一遍,结果重点强化了一下限制性股票期权初始确认计量,果然考到。15年考前看审计,也是最后阶段重温了一下审计收费标准问题,结果果真考到。15年考战略,考前上厕所,偶尔过了一下以前没背过的一道题,结果10分钟以后便在试题中见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注会没想象中的难,但一定要坚持,我零基础能过,你们都能过,加油,大家!

  对于没有那么多整块时间复习的在职考生来说,注会移动学习包就是把零碎时间利用起来学习的利器!10分钟一个视频,还可以在手机上做题,随时随地备考就这么简单!目前移动学习包限时6折,戳我查看详细>>

本文是正保会计网校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正保会计网校。
学员讨论(0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