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41 苹果版本:8.7.4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零基础在职考生备考注会每天学习几小时合适?科目如何搭配?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小羊 2023/12/19 10:22:34 字体: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数量比较多、考试难度比较大,在职考生,因为需要兼顾工作,本身的学习时间就比较少,更需要我们早一点开启备考。那零基础在职考生每天要学习多长时间呢?又该如何搭配考试科目呢?一起来看看吧!

零基础在职考生备考注会每天学习几小时合适?科目如何搭配?

零基础在职考生每天学习几小时合适?

每天要至少保证2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不然学上1个小时就去干别的,学习的效果会打折扣,正常来说,跟着老师的课程学习,可以2倍速听课,听完课再花上一些时间去做题检测一下学习效果。

另外根据备考科目不同,不同科目的备考建议学习时间也不一样,各科的时间如下:

会计建议学习时长:200h以上 

会计是注会六科考试的基础。各个章节之间的结合程度最高,与其他科目关联度很高。专业性较强,对于零基础考生具有一定难度,但也是注会必考的第一科。

审计建议学习时长:175h以上  

逻辑性较强的一科。如果考生思维能力不足,或者缺乏审计方面的经验,后期学习起来会相当吃力。

财管建议学习时长:150h以上

计算量较大的一科。公式与公式关联度较大,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理解记忆,也需要一定的做题熟练度。

税法建议学习时长:150h以上

税法的计算量较大且知识点零碎。不仅要记忆理解相关法条,同时也要结合运用计算,需要做题提高熟练度。

经济法建议学习时长:125h以上   

计算量较小,但记忆量大。所以对于没有时间的在职考生,最好选择突击背诵,重点背诵知识的要点。

战略建议学习时长:100h以上 

首先需要先建立起框架,然后背诵记忆里面的要点。涉及范围广,涵盖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对考生的知识体系全面性要求较高。

零基础在职考生如何搭配考试科目?

虽然注会考试科目比较多,但这些科目大都互相关联,所以,在“零基础+在职”考生备考时,如果考生们能够选择合适的科目搭配学习,就能收获事半功倍的备考效果!

零基础考生首次报考时若是选择2科,可以考虑以下三种搭配选择:

《财管》+《战略》

难度:★★★ 联系度:★★★★ 时间花费:★★★★

财管和战略的联系也是相当紧密的。战略中既有财管中的计算,比如企业价值评估,又有财管中的相关理论知识,比如股利政策和资本结构等,财管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公司战略的学习。但两个科目相同的内容在表述上略有不同,这一点需要考生注意。

从学习难度上,财管和战略,是难和易的搭配;课程特点上,财管偏重理解和计算,战略偏重记忆,也是不错的组合。

《税法》+《经济法》

难度:★★ 联系度:★ 时间花费:★★★

税法和经济法两者虽同属于法律范畴,但税法考虑的是实体如何征税,经济法考虑的是法律关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两者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什么联系。

不过两个科目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对于其他科目都比较简单,对于比较畏惧注会的考生,尤其是有一定法律基础的考生可以拿来练手,先建立自信。

从学习方法上,经济法更偏重记忆,而税法记忆和计算都比较重要,两者结合学习也可以使用大脑不同的功能。

《会计》+《税法》

难度:★★★ 联系度:★★★★ 时间花费:★★★★

会计和税法的结合还是比较紧密的,大家直观的感觉是企业的会计要和政府税务部门进行很多交流。在CPA教材中,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会计中的企业所得税章节。

所得税的问题也是贯穿会计全书的一根主线,不管是收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还是日后调整事项、或有事项等章节,递延所得税的考察一直是个重点。学习会计必须有一定的税法知识,尤其当涉税会计逐渐成为考试的重点,会计和税法的联系就更强了。

从学习难度上,会计和税法,是难和易的搭配;课程特点上,会计偏重理解,税法偏重记忆和计算,可以使用大脑不同的区域。学习会计的时候同时学税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整体把握会计教材帮助都是很大的。

2024注册会计师新考期已经开启,正保会计网校为同学们准备了适合不同备考群体的优质注会辅导课程,快来了解下吧!(点击了解更多2024注会好课>)

更多推荐:

2024年注册会计师报名入口开通预约提醒来啦~速来预约>

首次报考注会可能会面临这些问题!备考方法速看>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