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接收最新考试资讯
及备考信息
2014年注册会计师备考已经开始,为了帮助参加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学员巩固知识,提高备考效果,中华会计网校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各科目练习题,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第二十二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盈余公积计提比例为10%,2012年12月以500万元购入乙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短期股票投资,期末市价600万元,2013年1月1日首次执行新准则,将其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该企业2013年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 )。
A、100万元
B、75万元
C、60万元
D、25万元
2、甲公司于2012年12月发现,2011年少计了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500万元,所得税申报表中未扣除该项折旧费用,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假定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甲公司在2012年因此项前期差错更正而调整的留存收益金额为( )。
A、301.5万元
B、335万元
C、168.5万元
D、205.5万元
3、甲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子公司(丙公司)投资的后续计量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对丙公司的投资2010年年初账面余额为5 500万元,其中,成本为4 000万元,损益调整为1 000万元,其他权益变动500万,未发生减值。变更日该投资的计税基础为其成本4 0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政策变更对2010年甲公司留存收益的影响是( )。
A、减少留存收益1 000万元
B、增加留存收益1 000万元
C、减少留存收益1 500万元
D、增加留存收益1 500万元
4、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
A、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改为成本计量模式
B、商品流通企业采购费用的会计处理由计入期间费用改为计入存货成本
C、固定资产改扩建后将其使用年限由4年延长至8年
D、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年数总和法
5、甲上市公司于20×0年12月建造完工的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对外出租,该办公楼的原价为3 000万元(同建造完工时公允价值),至20×2年1月1日,已提折旧24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00万元。20×2年1月1日,甲公司决定采用公允价值对出租的办公楼进行后续计量。该办公楼20×1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2 800万元,20×1年12月31日之前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无法合理确定,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按照税法规定,该投资性房地产作为固定资产处理,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按照20年计提折旧。甲公司该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为( )。
A、140万元
B、105万元
C、175万元
D、0
年度 | 政策变更前 | 政策变更后 | 所得税前差异 | 所得税影响 | 累积影响数 | |||
折旧 | 减值 | 折旧 | 减值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
20×1年 | 240 | 100 | 0 | 0 | -200 | 140 | 35 | 105 |
合计 | 240 | 100 | 0 | 0 | -200 | 140 | 35 | 105 |
6、下列选项中,关于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核心问题是( )。
A、计算会计政策变更对当年净利润的影响
B、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
C、计算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后年度净利润的影响
D、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
7、甲公司所得税率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盈余公积计提比例10%,2007年12月以500万元购入乙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短期股票投资,期末市价600万元,2008年1月1日首次执行新准则,将其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该企业2008年会计政策变更时的累积影响数是( )。
A、增加留存收益100万元
B、减少留存收益100万元
C、对留存收益没有影响
D、增加留存收益75万元
8、某公司于2010年1月购入一项商标权,合计支付价款100万元,合同规定受益年限为10 年。2012年3月,注册会计师对该公司进行审计,发现某公司2010年末应提减值准备10万元,实际提取的减值准备40万元,经查某公司的做法属于滥用会计政策人为调节利润,应予调整;2011年不需补提。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1> 、该项会计调整对2011年度税前利润的影响净额为( )。(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报出日为2012年4月20日)
A、-3.33万元
B、2.5万元
C、15万元
D、30万元
<2> 、该事项对2011年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项目的影响额是( )。
A、30万元
B、3.33万元
C、26.67万元
D、33.34万元
9、甲公司2008年12月取得一项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500万元,预计可使用5年,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9年年末,对该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35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为4年,首次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确定2010年起折旧方法改为年数总和法(净残值为0)。2010年年末,对该固定资产再次进行减值测试,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25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净残值及折旧方法不变。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1> 、下列各项业务进行的会计处理中,采用未来适用法的是( )。
A、有证据表明固定资产的经济利益实现方法发生了变化,因此变更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B、企业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方法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
C、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的变更
D、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2> 、2011年对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 )。
A、7.2万元
B、105万元
C、120万元
D、125万元
10、甲公司为国有大型企业,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于20×7年1月1日开始对有关会计政策作如下变更:
(1)20×7年1月1日对A公司80%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对A公司的投资20×7年年初账面余额为5 000万元,其中,成本为4 200万元,损益调整为800万元,未发生减值。变更日该投资的计税基础为其成本4 200万元。
(2)甲公司经营租出一栋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20×7年1月1日,其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改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至20×7年1月1日,该办公楼的原价为4 000万元,已提折旧24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00万元(系20×6年年底计提的减值)。该办公楼20×7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3 800万元。假设税法折旧与原会计处理一致。
(3)20×7年1月1日将原购入的以交易为目的的股票投资的后续计量由成本与市价孰低改为公允价值计量。该股票投资20×7年年初账面价值为6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6 300万元。变更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为6 000万元。
(4)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在未来期间不会发生变化。
上述涉及会计政策变更的均采用追溯调整法,除特别说明外不存在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情况;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1> 、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
A、对以交易为目的的股票投资的期末计价由成本与市价孰低改为公允价值计量
B、将经营租出的办公楼作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C、企业因追加投资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核算
D、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2> 、下列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企业因将经营租出的办公楼作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应调整的留存收益是105万元
B、企业因将经营租出的办公楼作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是35万元
C、企业因股票投资进行追溯调整确认的累积影响数是300万元
D、企业因上述会计政策变更事项应调整的留存收益总额是-445万元
11、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自20×9年1月1日起,将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自20×9年1月1日起将一套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2年改为8年,同时将折旧方法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按税法规定,该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为10年,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该生产设备原价为 900万元,已计提折旧3年,尚可使用年限5年,净残值为零。甲公司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1> 、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B、所得税核算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C、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应当进行追溯调整
D、所得税核算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2> 、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由于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为11.25万元
B、由于上述变更,应调整当期所得税费用11.25万元
C、上述政策变更,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
D、进行上述变更时,不需确认递延所得税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有( )。
A、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由10%改为5%
B、存货的期末计价由成本法改为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C、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由5%提高为10%
D、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由33%降低为25%
E、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由加速摊销法改为直线法
2、下列各项中,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
A、根据会计准则、规章的要求而变更会计政策
B、为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信息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C、对初次发生的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D、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E、对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3、下列各事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
A、按规定,存货期末计价的方法由成本法改为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B、收入确认由完工百分比法改为完工合同法
C、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从10年改为6年
D、因减少投资将长期股权投资从权益法改为成本法
E、年末根据当期发生的暂时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调整所得税费用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
A、企业新设的零售部商品销售采用零售价法核算,其他库存商品采用实际成本法
B、对初次发生或不重要的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C、由于改变了投资目的,将短期性股票投资改为长期股权投资
D、根据会计准则要求,期末存货由成本法核算改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E、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5、甲公司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于20×7年1月1日开始对有关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作如下变更:
(1)由于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对某栋出租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该办公楼20×7年年初账面余额为1 500万元,已经计提折旧200万元,未发生减值,变更日的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该办公楼在变更日的计税基础与其原账面价值相同。
(2)由于市场上出现更为先进的替代产品,企业将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由10年改为5年,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甲公司管理用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3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0,截至变更日已经计提折旧60万,计提减值40万,变更日该管理用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240万元。
(3)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在未来期间不会发生变化。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1-2题)
<1> 、2.下列关于甲公司就其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及后续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对于出租办公楼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B、对于出租办公楼后续计量模式变更影响期初留存收益的金额为700万元
C、对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变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D、由于所得税核算方法变更固定资产应于变更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
E、甲公司针对上述政策变更对期初留存收益的影响金额为710万元
<2> 、1.下列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会计政策变更一律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B、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异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C、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D、会计政策变更说明前期所采用的原会计政策有误
E、企业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当将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三、计算分析题
1、正保股份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以下简称正保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除特别说明外,不考虑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所售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销售商品均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交易价格为公允价格;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成本在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正保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正保公司2008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9年2月28日完成。正保公司2008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09年4月25日对外报出,实际对外公布日为2009年4月30日。
正保公司财务负责人在对2008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复核时,对2008年度的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有疑问,其中,下述交易或事项中的(1)、(2)项于2009年2月26日发现,(3)、(4)、(5)项于2009年3月2日发现:
(1)1月1日,正保公司与甲公司签订协议,采取以旧换新方式向甲公司销售一批A商品,同时从甲公司收回一批同类旧商品作为原材料入库。协议约定,A商品的销售价格为300万元,旧商品的回收价格为1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甲公司另向正保公司支付341万元。
1月6日,正保公司根据协议发出A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格为3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万元,并收到银行存款341万元;该批A商品的实际成本为150万元;旧商品已验收入库。
正保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341
贷:主营业务收入 2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
贷:库存商品 150
(2)10月15日,正保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向乙公司销售一批B产品。合同约定:
该批B产品的销售价格为400万元,包括增值税在内的B产品货款分两次等额收取;第一笔货款于合同签订当日收取,第二笔货款于交货时收取。
10月15日,正保公司收到第一笔货款234万元,并存入银行;正保公司尚未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批B产品的成本估计为280万元。至12月31日,正保公司已经开始生产B产品但尚未完工,也未收到第二笔货款。
正保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借:主营业务成本 140
贷:库存商品 140
(3)12月1日,正保公司向丙公司销售一批C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为及时收回货款,正保公司给予丙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现金折扣按销售价格计算)。该批C商品的实际成本为80万元。至12月31日,正保公司尚未收到销售给丙公司的C商品货款117万元。
正保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贷:库存商品 80
(4)12月1日,正保公司与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丁公司销售—批D商品。合同规定,D商品的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包括安装费用);正保公司负责D商品的安装工作,且安装工作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5日,正保公司发出D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D商品销售价格为500万元,增值税额为85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D商品的实际成本为350万元。至12月31日,正保公司的安装工作尚未结束。假定按照税法规定,该业务由于已开发票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所得税。
正保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585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
贷:库存商品 350
(5)12月1日,正保公司与戊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戊公司销售—批E商品。合同规定:E商品的销售价格为700万元,正保公司于2009年4月30日以740万元的价格购回该批E商品。
12月1日,正保公司根据销售合同发出E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E商品销售价格为700万元,增值税额为119万元;款项已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E商品的实际成本为600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正保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819
贷:主营业务收入 7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9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
贷:库存商品 600
<1> 、逐项判断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注明其序号即可);
<2> 、对于其会计处理判断为不正确的,编制相应的调整会计分录(涉及“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会计分录请分开编制);
<3> 、计算填列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相关项目的调整金额。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四、综合题
1、A股份有限公司为一般工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假定对于会计差错,税法允许调整应交所得税。A公司2011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于2012年3月20日批准对外报出,2011年度的汇算清缴在2012年3月20日完成。在2012年度发生或发现如下事项:
<1> 、A公司有一项投资性房地产,此前采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至2012年1月1日,该办公楼的原价为4 000万元,已提折旧24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00万元。2012年1月1日,A公司决定采用公允价值对出租的办公楼进行后续计量。该办公楼2011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3 800万元。假定2011年12月31日前无法取得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2012年1月1日该办公楼的计税基础为3 760万元。
【要求】判断该业务属于会计估计变更还是政策变更,并编制会计分录。
<2> 、A公司2012年1月1日发现其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该办公楼已于2011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A公司未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结算及结转固定资产的手续,2011年6月30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1 000万元,2011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1 095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专门借款在2011年7月~12月期间发生利息25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70万元。
该办公楼竣工结算的建造成本为1 000万元,A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要求】编制会计分录。
<3> 、A公司于2012年2月25日发现,2011年取得一项股权投资,取得成本为300万元,A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00万元。A公司将该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企业在计税时,没有将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要求】编制会计分录。
<4> 、A公司于2009年1月1日起计提折旧的管理用机器设备一台,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不考虑净残值因素),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由于技术进步的原因,从2012年1月1日起,决定对原估计的使用年限改为7年,同时改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要求】判断该业务属于会计估计变更还是政策变更,并编制会计分录。
2、甲公司系国有独资公司,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1)20×8年年初,甲公司对20×8年以前的会计资料进行复核,发现以下问题:
①甲公司自行建造管理用的办公楼已于20×7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未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决算及结转固定资产手续。20×7年6月30日,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2 000万元。20×7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2 190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的专门借款在20×7年7月至12月期间发生的利息50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140万元。
该办公楼竣工决算的建造成本为2 0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8年1月1日,甲公司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
②以400万元的价格于20×6年7月1日购入的一套计算机软件,在购入当日将其作为管理费用处理。按照甲公司的会计政策,该计算机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确认入账,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无净残值。
③20×7年8月甲公司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决定对W事业部进行重组,将相关业务转移到其他事业部。经履行相关报批手续,甲公司对外正式公告其重组方案。为了实施重组方案,甲公司预计发生以下支出或损失:
对自愿遣散的职工将支付补偿款30万元;因强制遣散职工应支付的补偿款100万元;因撤销不再使用的厂房租赁合同将支付违约金20万元;剩余职工岗前培训费2万元;相关资产转移将发生运输费5万元。根据上述重组方案,甲公司确认了管理费用和预计负债(其中,辞退福利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账户核算)各157万元。
④董事会决定自20×7年1月1日起将公司位于城区的一幢已出租建筑物的后续计量方法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该建筑物系20×6年1月20日投入使用并对外出租,入账时成本为1 940万元,至变更日已计提折旧88万元,变更当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20×7年末,该项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2 600万元。甲公司20×7年对上述事项未进行会计处理。
⑤20×7年12月,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Y产品销售合同,约定在20×8年2月底以每件1.2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销售3 000件Y产品,违约金为合同总价款的20%。
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生产Y产品3 000件并验收入库,每件成本1.6万元。目前市场每件价格1.5万元。假定甲公司销售Y产品不发生销售费用。甲公司于年末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1 200万元。
(2)20×8年7月1日,鉴于更为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B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B设备系20×6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公司管理部门使用,入账价值为10 500万元;购入当时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
假定:
①公司上述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均符合税法的规定。
②假定不考虑对所得税的调整。
<1> 、编制资料(1)中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的分录。
<2> 、对资料(2)中的会计变更,计算B设备2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3、美孚公司系石油化工企业,是一家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该公司于2003年12月31日在南极为了开采石油建造了一个海洋钻井平台,原价为30000万元,无残值,预计使用寿命为3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在首次执行日,企业估计在未来27年末该设备的废弃处置费用为4000万元,假定该负债调整风险后的折现率为5%,且自2004年1月1日起没有发生变化。美孚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考虑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已知:(P/F,5%,30)=0.2314,(P/A,5%,30)= 15.3725,(P/F,5%,27)=0.2678,(P/A,5%,27)=14.6430.
要求:
(1)编制美孚公司2007年1月1日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分录。
(2)将2007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调整数填入下表。(答案保留一位小数)
项目 | 金额(万元)调增(+)调减(-) |
固定资产 | |
预计负债 | |
盈余公积 | |
未分配利润 |
固定资产 | 833 |
项目 | 金额(万元)调增(+)/调减(-) |
预计负债 | 1 071.2 |
盈余公积 | —23.8 |
未分配利润 | —214.4 |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