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审计师发现企业存在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时,应采取以下审计程序:
1. 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审计师应仔细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包括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以了解企业是否存在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迹象。
2. 确认管理层的意见和计划:审计师应与企业的管理层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企业持续经营的意见和计划。审计师可以询问管理层关于企业未来的经营计划、市场前景、竞争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3. 评估企业的财务预测和预测假设:审计师应评估企业的财务预测和预测假设,包括对企业未来收入、成本、现金流量等方面的预测进行审查。审计师应评估这些预测和假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4. 考虑相关的审计证据:审计师应考虑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相关的审计证据,包括与企业相关的外部环境因素、行业竞争情况、市场前景等方面的信息。审计师还可以考虑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合同约束等方面的信息。
5. 发出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程序的结果,审计师应在审计报告中明确说明对企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评估和结论。如果审计师认为企业存在重大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持续经营,审计报告应包含相关的修正意见或强调事项的说明。
总之,当审计师发现企业存在持续经营不确定性时,应采取以上审计程序,以确保审计报告中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评估和结论准确和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