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方审计程序的执行步骤如下:
1. 了解关联方:首先,审计师需要了解企业的关联方,包括关联方的身份、关联关系的性质和范围等信息。
2. 确定关联方交易的重要性:审计师需要确定关联方交易对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以确定关联方审计程序的范围和深度。
3. 评估风险:审计师需要评估关联方交易可能带来的风险,包括虚增收入、虚减费用、资金流失等风险,并确定相应的审计程序。
4. 确定相关审计程序:根据评估的风险,审计师需要确定适当的审计程序,包括检查关联方交易的合规性、真实性和公允性等。
5. 进行审计程序:审计师需要执行确定的审计程序,包括检查相关文件和记录、核实关联方交易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与关联方进行沟通等。
6. 获得审计证据:审计师需要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断关联方交易是否符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
7. 评估审计结果:审计师需要评估关联方审计程序的结果,判断关联方交易是否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产生重大影响,并据此形成审计意见。
8. 编制审计报告:最后,审计师需要将审计结果和意见编制成审计报告,包括对关联方交易的评价和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关联方审计程序的执行步骤可能因企业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审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