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需要终止审计业务进行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审计对象的可靠性:如果审计对象提供的信息不准确、不完整或存在重大错误,可能会导致审计结果的不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师应该考虑终止审计业务进行。
2. 审计对象的合作程度:如果审计对象不配合审计师的工作,如拒绝提供必要的文件和记录,或者提供虚假信息,审计师可能无法完成审计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师应该考虑终止审计业务进行。
3. 审计风险的变化: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了重大的审计风险,如存在重大的欺诈风险或法律风险,可能会导致审计师无法继续进行审计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师应该考虑终止审计业务进行。
4. 审计费用的变化:如果审计费用超出了原先的预算,并且无法与审计对象达成一致,审计师可能会考虑终止审计业务进行。
综上所述,判断是否需要终止审计业务进行需要综合考虑审计对象的可靠性、合作程度、审计风险的变化以及审计费用的变化等因素。审计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与审计对象进行沟通和协商,最终做出终止或继续进行审计业务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