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在评估企业是否符合持续经营假设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审计师会审查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等指标。如果企业出现亏损、负债过高或者现金流不稳定等情况,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2. 经营环境和行业竞争:审计师会考察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所在行业的竞争情况,了解企业是否面临市场风险、技术变革、法规变化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对企业的经营持续性产生影响。
3. 资金来源和融资能力:审计师会审查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融资能力,包括企业的资金结构、融资成本、融资渠道等情况。如果企业存在融资困难或者依赖于短期融资来维持经营,可能会对企业的持续经营构成威胁。
4. 管理层的意图和计划:审计师会与企业管理层沟通,了解管理层对企业未来的规划和决策,包括是否有持续经营的意愿和计划。如果管理层对企业的未来存在不确定性或者不积极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审计师对企业是否符合持续经营假设的评估。
综合以上因素,审计师会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风险,评估企业是否符合持续经营假设,并在审计报告中对其进行相应的说明和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