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税法中,居民管辖权(Residence-based taxation)是指一个国家对在其境内居住的居民(包括个人和公司)所拥有的收入征税的权利。居民管辖权的范围通常基于以下两个标准:
1. 居住时间标准:大多数国家采用居住时间标准来界定居民身份。例如,一个国家可能规定,如果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该国居住超过一定天数(例如183天),那么他/她就是该国的居民。这个天数可能根据不同的税种有所不同。
2. 居留权标准:一些国家还会考虑个人是否持有该国居留权或永久居民身份。即使个人在该国居住的时间少于规定的天数,只要持有居留权,也可能被认定为居民。
此外,一些国家还会考虑其他因素,如个人在当地的社交关系、经济活动、房产拥有情况等,来综合判断一个人的居民身份。
对于公司而言,居民管辖权通常基于公司的注册地或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来确定。如果公司在某个国家注册,或者其决策和管理活动主要在该国进行,那么该公司通常被视为该国的居民企业,并受居民管辖权的约束。
需要注意的是,居民管辖权与税收管辖权中的另一项原则——来源地管辖权(Source-based taxation)不同。来源地管辖权是指国家对来源于其领土内的收入征税的权利,无论收入获得者是否为本国居民。许多国家同时使用居民管辖权和来源地管辖权来征税,但在某些情况下,双重征税可能会通过税收协定得到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