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41 苹果版本:8.7.4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2023资产评估师《资产评估实务二》练习题精选(二十五)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丁一 2023/03/13 11:47:53 字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离不开点滴的积累。正保会计网校每周精选《资产评估实务(二)》练习题,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基础知识进行一下检测和巩固。

2023资产评估师《资产评估实务二》练习题精选(二十五)

1.单选题

以下关于无形资产评估时折现率确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无形资产评估中的折现率一般高于有形资产评估中的折现率  

B. 无形资产折现率的常用测算方法包括风险累加法和回报率拆分法  

C. 无形资产运营中的宏观风险可进一步体现为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商业化风险、技术(替代)风险等几类  

D.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折现率不可直接作为无形资产评估的折现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无形资产运营中的宏观风险可进一步体现为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技术(替代)风险等几类;无形资产运营的微观风险具体可分为研发风险、资产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和商业化风险等几类。

2.多选题

下列各项测算方法中,属于无形资产折现率的常用方法的有( )。 

A. 回报率拆分法  

B. 经验数据法  

C. 要素贡献法  

D. 边际分析法  

E. 风险累加法

【正确答案】AE

【答案解析】无形资产折现率的常用测算方法包括风险累加法和回报率拆分法。

3.单选题

下列关于节省许可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无形资产折现率与预期收益率保持一致的口径  

B. 节省许可费法通常适用于无形资产所有权转让目的的评估  

C. 无形资产许可期限一般短于其经济寿命  

D. 入门费是在无形资产转让过程中视情况收取的一笔保底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收益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对收益额进行折现时,应当使用口径一致的折现率,所以选项A的说法正确。节省许可费法多用于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出租的评估,主要包括商标、专利以及技术特许,所以选项B的说法错误。无形资产的许可期限一般短于其经济寿命年限,所以选项C的说法正确。入门费即最低收费额,是指在无形资产转让过程中,视购买方实际生产和销售情况收取转让费的场合所确定的一笔可能的“旱涝保收”的收入,并在确定比例收费时预先扣除,有时称之为“保底费”,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

4.单选题

多用于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出租的评估的方法是( )。 

A. 市场法  

B. 节省许可费法  

C. 超额收益法  

D. 增量收益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节省许可费法多用于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出租的评估,主要包括商标、专利以及技术特许。

5.单选题

在收益法中,基于市场上可比的或相似的许可费使用费率为基础确定许可费率时,其先决条件是( )。 

A. 必须存在可比较的无形资产,且这些无形资产是在公平市场上无限期被许可使用的  

B. 必须存在可比较的无形资产,一个自愿的被许可方为获取使用权而愿意支付给一个自愿的许可方的金额,经过对比调整后作为评估对象的许可费用  

C. 必须存在可比较的无形资产,但这些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预期收益及获得预期收益的风险等参数可以无法获取  

D. 必须存在可比较的无形资产,且这些无形资产是在公平市场上定期被许可使用的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许可费率即虚拟的许可费比率。虚拟许可费率的取得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以市场上可比的或相似的许可费使用费率为基础确定。使用这一方式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存在可比较的无形资产,且这些无形资产是在公平市场上定期被许可使用的。

6.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适合采用节省许可费法进行评估的是( )。 

A. 商标使用权转让  

B. 商标使用权出租  

C. 专利使用权转让  

D. 公路收费权转让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节省许可费法多用于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出租的评估,主要包括商标、专利以及技术特许。节省许可费法须在可比资产存在、经济行为双方独立、熟悉情况并且自愿的情形下适用。公路收费权转让适用于超额收益法。

7.多选题

要素贡献法下,我国通常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成( )要素的贡献。 

A. 资金  

B. 技术  

C. 管理  

D. 劳动力  

E. 产品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我国通常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成资金、技术和管理三大要素的贡献,企业总收益由资金收益、技术收益以及管理收益组成。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