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2017年4月15日网校的一位学员顺利通过了CMA两科考试并得到CMA全球高分奖,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变化。
1.网校CMA学员交流群里的他被奉为大神,大神还毫无架子,在群里很热心的帮助备考CMA的小伙伴解决专业问题。
2.高分通过CMA考试后,IMA协会认证处副总裁亲自寄信给他;除了在CMA Connection网页上公布他获得全球高分奖,还计划将这一消息通知他的雇主。相信老板得知这个消息也会为他骄傲的。(骄傲还是其次的,以后升职加薪的机会肯定得先想着他。)
他就是传说中的林圣伟,在四月份的CMA考试中一次通过两科考试,其中P1:420,P2:460;一位集成熟与智慧于一身的奇男子。
成功的方法是可以借鉴的,我们一起看看林同学分享的学习心得吧:
各位考友,大家好!我于4月15日参加了CMA中文版的两科考试并顺利通过并获得了高分奖。应网校陈老师邀请,特在此谈一下我对参与CMA考试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 、报考理由和条件
1、随着财务软件和财务机器人等高科技的出现,基层甚至是中层财会工作者面临巨大职业压力,“岗位终结者”出现。传统财会工作者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转行,要么(被)结束职业生涯,要么往目前岗位的上层发展。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我认为这是发展趋势。此外,CMA应该是现阶段全球管理会计领域含金量极高的认证之一,考试总体难度相对较低,属于“价值洼地”,值得“投资”;
2、CMA考试相对国内会计职称考试来讲,准入门槛较低,在读或者在职都可以报考。但并非一点限制都没有。在此提醒有意向但还未报名的同学,事先向网校老师逐一核实自己是否满足报考条件。
二、备考过程
1、CMA考试分为中文版考试和英文版考试。建议绝大多数中国考生选择中文版考试(我本人也是选择的中文版考试)。据我本人了解,通过两种版本的考试证书含金量几乎没有差异,样式也几乎一样,只是证书上将表明是通过何种语言通过考试的。
2、我本人是2016年10月底在正保会计网校报名学习CMA课程的,学习周期为5个月零14天。由于本人自身原因,学习效率比较低,所以,各位考友(包括在职考友)不用过于担心考试复习周期会过长的情况,个人认为,4个月左右时间备考两门足够,相当于每门2个月左右备考时间。
我本人的具体学习方式如下:
a. 关于基础学习阶段:由于CMA教材内容较多,所以我是选择直接看网校的视频课程,从基础班开始看起。在遇到视频里自己不太懂的地方,再翻阅相关部分的教材,查看例题等。每看完一节的视频课程,做教材相关部分的习题;每看完一章的课程,同上,并完成网校的题库里面的基础阶段习题的相关部分练习。如时间充裕,可同时完成网校题库的典型例题相关部分练习。
b. 关于提高学习阶段:在按照上述方式学习完所有章节内容后,进入做题模式。此时,需要大量刷题,目的是通过海量习题的练习,熟悉各个知识点被考试的套路。网校的题库数量,大致为每一科将近2000题左右(我自己估算的),可能会出现重复做题的情况,此时,建议不要通过对答案的记忆来做出选择,而是要按照套路,重新一步步地计算得出答案。我p1大致练习了3500道次的题目,p2为2300多道次。我的具体做题顺序是:重复做基础阶段练习和典型例题,但速度要比基础阶段学习时的速度快;然后,做基础阶段测试和提高阶段测试(注意,这两套题只能做一次,如需再做,要联系老师);
c. 关于冲刺阶段学习:在考前的半个月,每隔3天练习一套模拟试卷(一共四套),要注意时间,尽量从严计时并避免因为其它的事情打断测试。考前3天不建议再做新的题目,可以看看之前做的错题和需要记忆的知识点。
三. 考试心态
1、临考前一天尽量放松心情,不要再做题了。晚上早些休息;
2、考试不要过于紧张,注意考试时间的合理分配,以免时间不够用的情况出现;
3、参加两门考试的考友,上午p1阶段的考试结束后,要抓紧时间吃午饭并休息,不要对答案或者受上午考试的影响。
非常感谢林圣伟同学分享的宝贵经验和拿到IMA寄来的信件后与网校分享喜悦的这份信任。热心肠和对网校的认可驱使着林先生经常活跃在网校CMA学员交流群里“第一线”,在此,网校和CMA学员都非常感激您!
有考CMA意向的学员,赶紧点击按钮来了解自己是否满足报考资格。
更多原创内容 关注“正保会计网校CMA”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