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新加坡2020年财政预算案于上周公布。本文摘录于澳洲会计师公会会员杂志《INTHEBLACK》,立足该预算案的两大重点:助力企业与商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及通过强化伙伴关系、优化企业能力、提升国民技能三大手段推动新加坡经济转型与发展,将带您详细了解该预算案。
应对疫情挑战
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表示,新加坡政府的当务之急是控制疫情扩散和保护国民安全,并向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员工提供支持。
作为应对,新加坡政府将拨款总值约56亿新加坡元(约合281亿人民币)的两项特别经济配套计划:其中40亿将用于纾困公司现金流与稳定就业,余下16亿将被用于帮助普通家庭渡过难关。此外,预算案中额外拨款8亿新加坡元,支持卫生部和其他机构的前线抗疫工作。
经济配套计划中的主要举措包括:
为支持企业继续聘请本地员工,新加坡政府表示企业每聘请一名本地员工,新加坡政府将承担8%的工资,每月上限为3,600新加坡元,为期3个月。这笔补贴将在7月底付给雇主。雇用补贴计划将耗资13亿新加坡元。
新加坡政府还将推出升级版的加薪补贴计划,鼓励企业在此非常时期继续给新加坡籍员工加薪。新加坡政府将提高加薪补贴计划的薪水上限及共同承担的额度。这意味着新加坡籍员工2019年和2020年加薪的部分,新加坡政府承担的比例将分别增加至20%和15%,相比之前提高了5%。符合条件而且在去年和今年获得加薪的新加坡籍员工,每月薪水的上限也将从4,000新加坡元提高至5,000新加坡元。
为鼓励投资,新加坡政府将在2021征税年度对用于工厂设备和翻新改造的投资,采用加速折旧法。
新加坡政府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额度将提高至80%,其企业融资计划中的流动资金贷款资部分也将延长一年,以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新加坡政府将为受疫情直接冲击的旅游、航空、零售、餐饮和交通运输等行业提供更多援助,支持企业继续聘用和培训这些受影响的员工,并在运营成本和现金流方面提供帮助。
推动经济转型与发展
王瑞杰提出了三项重要举措,进一步推动新加坡成为成为全球—亚洲科技、创新和创业枢纽的愿景。在未来三年,新加坡政府将拨款83亿新币,推动新加坡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
这三项举措分别为:
01强化伙伴关系
王瑞杰表示,为了在全球建立更强大的伙伴关系,新加坡正在强化其数字连同力(digital connectivity),以创造新的价值。例如:
新加坡海关正在将其网络贸易平台Networked Trade Platform与贸易伙伴的海关门户相连接。
不久前,新加坡与智利和新西兰签署了第一份数字经济伙伴贸易协定,该协议将 “促进互联互通伙伴关系,解决人工智能治理等前沿问题,实现更多贸易方面的合作”。
新加坡政府还计划通过《研究,创新与企业2020计划》加强新加坡内部的合作伙伴关系,持续投资创新项目,加强对各贸易协会和商会的支持,深化整个行业的能力。
02优化企业能力
王瑞杰指出:“企业应当是创新的孵化器、技能升级的熔炉以及为国民良好工作机会的创造者。”
新加坡政府将加强对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支持:
起步阶段 — 新加坡政额外拨款3亿新加坡元进入“起新-投资”计划,用于协助科技创新起步公司。
增长阶段 — 推出企业发展配套,扩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计划。
转型阶段 — 推出培养商业领袖为重点的企业转型配套。
2020年,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将启动企业转型领袖培养计划,以培养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商业领袖,协助他们实现下一阶段的增长。
03提升国民技能
提升新加坡国民技能是新加坡经济转型和发展计划的重要部分。为此,新加坡政府将支持本地高校毕业生掌握跨文化的技能。70%本地高校毕业生将享有海外交流体验,其中70%的人会有前往东盟国家,中国或印度的机会。
为鼓励企业雇用年长员工,对于通过再培训计划雇用40岁及以上的当地员工的雇主,新加坡政府将承担六个月工资成本的20%。每位40至60岁的新加坡人还可获得额外的技能培训补贴,年满25岁及以上的新加坡人可获得超过500新加坡的补贴。
暂缓增加消费税
新加坡政府不会按照原计划在2021年调高消费税。不过,王瑞杰表示,新加坡政府不能无限延后消费税调整。至2025年,消费税还是会从目前的7%提高至9%,但会仔细评估调整的合适时间。
其他概况一览:
2019财年,新加坡预计整体预算赤字达17亿新加坡元,占GDP的0.3%。
由于新加坡政府实施扩张性政策以支持和稳定因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而放缓的经济,财政预算案预计2020年将出现101亿新加坡元的财政赤字,占GDP的2.1%。
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预测2020年GDP增幅范围将在“-0.5%-1.5%”。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