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2016/04/25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字体:  打印

136.什么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答: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决定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并下发《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农科教发[2004]4号)。由农业部门具体实施,由政府公共财政补贴,主要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指对需要转移到农业、农村服务业和就地就近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培训以尊重农民意愿和农民直接受益为前提,以市场运作为基础,以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137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施原则是什么?

答: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按需培训、因地制宜、方便农民、注重实效”的培训原则和“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组织形式,围绕全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特别是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带头人培训,最终目的就是“农民受益”,要使农民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转移就业,增加收入。

138.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任务是什么?

答:结合当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提高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从业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围绕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农村特色二三产业、农民创业和农村带头人等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同时,面对有外出就业意愿的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

(1)围绕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培训。配合农机购置补贴、动物疫病防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沼气工程等工程项目的实施,重点培训在农村能源、农机操作与维修、植保、村级动物防疫等领域从业的职业型农民。

(2)围绕农民合作社发展开展培训。重点培养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能带领农民合作致富的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以及能当家、善管理的合作社理财能手。

(3)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以农村“两委”负责人、大学生村官、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为对象,加快培养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提高其支撑当地经济发展、辐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

(4)围绕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开展培训。面向返乡农民工,围绕城镇就业市场和企业用工需求以及农业农村新兴岗位,以就业技能为重点,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工作,促进返乡农民工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创业。

(5)积极开展引导性培训。继续以基本法律法规、城市生活常识、权益保护、安全生产、艾滋病防治、防灾减灾等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帮助有外出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提高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就业能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

2010年,全省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50万人,其中技能性培训14万人,引导性培训36万人,引导性培训由各市、县自行组织。

139.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象有哪些?

答:根据《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农科教发[2004]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象为:男子年龄在16—60周岁,女子年龄在16—55周岁的,从事农业经营、管理、服务等,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和文化知识基础的农民,并有意愿通过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特色非农产业、农民创业培训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农村在籍人口。

140.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补助标准和培训时间有何规定?

答:中央补助资金对东、中、西部地区实行不同的补助标准。原则上按东部人均248元、中部人均360元、西部人均41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其中,农民创业培训资金原则上不低于每人2 500元。各县对农民参训的具体补助标准必须依据培训成本,对不同工种、不同时间的培训实行差别补助。

阳光工程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各专业具体培训时间由各地结合专业培训规范以及当地实际情况后自主确定。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