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计提折旧不能调整账面价值
为何计提折旧不能调整账面价值
在财务会计中,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其原始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净值。

根据会计准则,计提折旧并不会直接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而是通过累计折旧账户来反映这一过程。具体来说,当企业每年计提折旧时,会借记“折旧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内合理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而不影响其原始记录的价值。例如,假设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每年计提折旧10,000元,则在第5年末,该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算公式为:100,000 - 5 × 10,000 = 50,000元。
常见问题
如何理解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差异?答: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基于历史成本和预估的折旧率计算得出,而市场价值则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等。因此,即使同一项资产,在不同时间点的市场价值可能与其账面价值存在显著差异。
计提折旧对企业财务报表有何影响?答:计提折旧直接影响到利润表中的折旧费用,进而影响净利润。同时,它也改变了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的净值,体现了资产随时间推移的实际消耗情况。
在不同行业,计提折旧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答:不同行业的企业可能会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例如,高科技行业可能倾向于采用加速折旧法,以便更快地将资产成本转化为费用,从而降低应税收入;而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直线折旧法则更为常见,因为它能提供更稳定的成本分摊方式。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印花税申报成功未缴款怎么处理
下一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