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什么要减去贷方余额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逻辑
在财务会计中,当期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需要减去贷方余额,这是为了准确反映存货的真实价值。

例如,假设某企业上期期末存货成本为1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80万元,因此计提了20万元的跌价准备。本期内,存货成本仍为100万元,但可变现净值上升至90万元,此时需要调整跌价准备。根据公式,本期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Max(0, 100 - 90) = 10万元,但由于已有20万元的贷方余额,最终实际计提金额为10 - 20 = -10万元,意味着需要冲回部分跌价准备。
常见问题
如何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答: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通常基于市场价格和销售费用等因素估算。企业需要定期评估市场情况,结合历史数据和行业趋势,合理预测未来售价及销售成本,从而确定可变现净值。
在不同行业中,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有何差异?答:不同行业的存货特性各异,如制造业与零售业的存货周转率、市场需求波动性等存在显著差异。制造业可能更关注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价值变化,而零售业则需重点关注库存商品的滞销风险。因此,各行业在计提跌价准备时需考虑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评估标准。
如何应对存货跌价准备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答: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存货管理机制,通过优化采购计划、加强库存监控和提升销售效率等方式减少存货积压和贬值风险。同时,合理利用财务工具如套期保值等手段,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企业财务健康。
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正保会计网校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官方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上一篇:资产负债表每个月的年初数一样吗
下一篇:股权奖励和股权激励区别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