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80 苹果版本:8.7.8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2011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第一章预习:经济法责任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 2010/08/13 16:28:15  字体:

招生方案

书课题助力备考

选课中心

资料专区

硬核干货等你学

资料专区

免费题库

海量好题免费做

免费题库

会计人证件照

照片一键处理

会计人证件照

考试提醒

考试节点全知晓

考试提醒

2011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科目
第一章 经济法总论
(依据2010年教材提前预习)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第二节 经济法的主体

  第三节 经济法主体的行为

  第四节 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第五节 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

1、经济法责任的分类 根据违反的经济法的法律部门的不同 分为违反宏观调控法的责任和违反市场规制法的责任。
根据违法主体的不同 分为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的法律责任,以及接受调控和规制的主体的法律责任。
2、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与特殊性★
 
独立性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应当有自己独立的责任。或者说,经济法责任在整个责任体系中,应当有其独立的地位。
特殊性 责任承担上的双重性 “本法责任”是经济法主体违反了经济法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他法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在违反了经济法规定的同时,也违反了其他部门法规范,从而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责任承担上的非单一性 多种责任的竟合(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律责任)。经济法主体往往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而且还可能受到刑事制裁。
经济法责任的经济性 经济法具有突出的经济性,因而经济法责任也具有突出的经济性,主要体现为经济性责任。
3、经济法责任的具体类型 按照承责主体的不同 调控和规制主体的责任
接受调控和规制的主体的责任
按照追究责任的目的 赔偿性责任 民法上的损害赔偿、税法上的滞纳金等,赔偿性或称补偿性责任形式
惩罚性责任 财产罚(没收违法所得)、自由罚(行政拘留)、声誉罚(通报批评)等,惩罚性责任的形式。
依据责任的性质 经济性责任
(或称为财产性责任)
在许多法律制度中,罚款、罚金、没收财产等经济性责任的追究较为普遍,经济法的立法中也有大量的罚款的规定。
非经济性责任
(或称为非财产性责任)
非经济性的责任也很重要,如政治性责任(引咎辞职)、社会性责任(产品召回)、道义性责任等,如果体现在经济法的具体立法上,则同样属于经济法责任。 
4、不同主体的
责任差异与司法救济
对于调控主体 (1)由于调控主体的行为往往被认为属于抽象行为,并因而在现行制度上不可诉;要追究其责任比较困难。一般很难让它歇业、关闭,或者处以自由罚。
(2)通常只能由相关的直接责任主体先行承担,而调控主体则承担政治性责任如引咎辞职(引咎辞职:不能作为法律责任,是非强制性,具有当事人自责性质),使其付出“信用降低”的代价。
对于规制主体 在市场规制法领域,由于规制主体的责任一般是可以特定化的(作出错误的罚款决定),因而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来追究其责任。
对于受控主体 (1)在受控主体可以特定化的情况下,相关损害或所造成的侵害是易于明确的,如具体的预算单位、具体的纳税人、具体的银行的违法行为等,都是可以归责的;
(2)当受控主体为不确定的多数人,调控主体并无过错却造成损害时,目前如何追究责任还是制度设计上的重要难题。 
5、赔偿性责任与
惩罚性责任★
赔偿性责任 国家赔偿 主体是国家 (1)国家赔偿责任主要是由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来承担的,但经济法上的国家赔偿,不是狭义上的行政赔偿或者司法赔偿,而可能更主要的是立法赔偿。
超额赔偿 主体是市场主体 (2)民事责任中的损害赔偿一般要求等额赔偿,因而具有补偿性;现行的狭义的国家赔偿制度,一般实行少额赔偿(即受偿主体往往不能得到等额或足额补偿);而在经济法上,则主要强调超额赔偿,包括市场规制法中的双倍赔偿、三倍赔偿制度等。
惩罚性责任 不仅体现为罚款,还体现为信用减等(列入“黑名单”)、资格减免(如吊销营业执照)等惩罚性措施。 

会计职称《经济法》保证的诉讼时效计算时间

学员讨论(0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