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美联储不敢贸然抽回流动性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编辑: 2011/03/31 12:24:42  字体:

选课中心

书课题助力备考

选课中心

报考指南

报名考试全辅导

报考指南

备考资料

需要的都在这里

免费题库

  因市场担忧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的时间可能早于预期,美国10年期国债价格当地时间29日继续走低,创下近21年来持续时间至长的一次连跌行情。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美国经济仍面临多重下行风险,在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完成第二轮量化宽松(QE2)对美联储而言阻力更小;从更深层面来说,巨额财政赤字也让美联储不敢贸然抽回流动性。

  提前“退出”QE2并非美联储共识

  过去几个交易日,两位美联储官员的言论加剧了市场围绕美国货币政策可能转向的争论。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3月29日称,美联储第二轮国债购买计划的具体实施规模可能较6000亿美元的目标少1000亿美元。费城联储主席普洛瑟则在3月25日表示,为了抑制物价上涨风险,美联储需要在不太远的将来收紧货币政策。

  很多投资者担心,若美国国债市场失去美联储这位买家的支持,未来数月国债收益率可能会大幅上升,从而增加美国消费者、企业及联邦政府的借贷成本。

  不过,国外媒体普遍认为,为数不多的几位激进官员的言论并不足以代表美联储将提前结束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

  路透社的文章指出,两名官员在呼吁收紧政策时是以经济数据转强为理由,但其看法不代表美联储理事会共识,不应被解读为政策调整正在酝酿的迹象。而且,几位影响美国货币政策走向的关键人物——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副主席耶伦和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目前尚未释放出任何将提前结束量化宽松计划的信号。

  美国《华尔街日报》则解释说,国债价格的持续下跌并非只是因为市场担忧美联储会提前收紧货币政策,很多交易商推高国债收益率,是为了给定于3月30日后进行的290亿美元7年期国债拍卖做准备。

  美经济形势尚不明朗

  3月29日出炉的两份报告显示,美国经济前景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复苏力度似乎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样强劲。

  美国行业研究机构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3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环比大幅下降,显示出美国消费者对经济短期走势持谨慎态度。而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当天发布的凯斯-席勒房价指数显示,今年1月份美国20个大中城市平均房价继续下跌,表明美国房地产复苏依旧面临压力。分析师称,这两份报告印证了他们对2011年初美国经济失去动能的判断。

  让美联储暂难收紧货币政策的依据还包括,当前美国失业率仍高居9%附近,就复苏标准来看,就业岗位增加速度依然迟缓,核心通胀率也接近纪录低点。此外,近期的日本天灾、中东动乱和欧洲债务问题也给美国经济增长带来了下行风险。

  分析师因此预测,美联储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资产规模稳定,避免陷入被动收紧政策的境地。美银美林分析师称,这些冲击造成的不确定性,会让美联储在未来数月更加谨小慎微;对美联储而言,阻力至小的方法是完成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稳定资产负债表,等候形势更加明朗。

  巨额财赤是抽回流动性另一顾虑

  有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迟迟不肯退出量化宽松的背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温彬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指出,作为美国国债的买家,美联储若贸然抽回流动性,美国国债收益率将出现大涨,这将加重消费者、企业及联邦政府的债务负担,并使美国的财政状况更加恶化。

  事实上,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美国联邦政府持续扩大国债规模,财政赤字已由2008财年的4586亿美元飙升至2010财年的12941亿美元。

  瑞信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认为,美联储在QE2于6月底结束之后,仍有可能继续购买国债(可能不以QE3为名),美联储明年下半年才会加息。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xudan
学员讨论(0

免费试听

  • 章小炎《财务会计与报告》

    章小炎主讲:《财务会计与报告》免费听

  • 李向祎《审计与鉴证》

    李向祎主讲:《审计与鉴证》免费听

限时免费资料

  • 美国注册会计师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 美国注册会计师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

  • 美国注册会计师科目特点

    科目特点

  • 美国注册会计师报考指南

    报考指南

  • 美国注册会计师历年样卷

    历年样卷

  • USCPA常用财会英语词汇

    财会英语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