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的税收思想
被誉为“武经之圣典,兵家之绝唱”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其内容博大精深,哲理丰富,已大大超越了单纯的军事范畴,涉及了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其中就包含着深邃的税收思想。
春秋末年,诸侯争霸,战争四起。孙武敏锐地洞察到了战争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即敌我之间的较量,归根到底是双方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比拼。《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就阐述了赋税的征发是作战取胜的重要物质基础的思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物资储备)则亡。”孙武高度重视赋税对战争的支撑作用,同时,又站在辩证的立场上,反对过度征发赋税,加重人民负担。《孙子兵法·作战篇》中指出:“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意思是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不再次向国人征集,粮也不多次征运。向国内征发一次之后,就要从敌方取得补给,这样军粮便可充足。违背了这一原则,就会出现“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赋税)”的后果。《孙子兵法·计篇》还透彻地阐述了反对国家征收重税的原因,是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有“五事”:“一曰道,二曰天(时),三曰地(利),四曰将(才),五曰法(制)。”孙武主张通过轻税薄赋等稳定民心之“道”,使民众与君主同心同德,死生与共而无所畏惧,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第一要务。
上一篇:什么叫“进料加工”贸易?
下一篇:抗日根据地的税收与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