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好“税官”——赵奢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土地上七国并肩称雄,当时在河北省邯郸地区有一个赵国。历史上这里不仅发生过“将相和”、“胡服骑射”的故事和“邯郸学步”的传说,而且还出现一个秉公执法的税官——赵奢(音she)。
话说在两千多年前的一天,赵奢带人到平原君的府上征收税款,平原君是赵国的“相国”,“相国”就是统帅百官的官员。那平原君的家就是“相国府”了。既然是“相国府”,一定是深宅大院,家丁如林。果然,赵奢刚到门口,一群家丁就把他拦住。赵奢说明来意,出示相关文书,但是家丁还是不让进门,俗话说“宰相门里七品官”,这平原君府中的人哪个也没把赵奢放在眼里。一会从门里出来个“管事的”,这个“管事的”更是十分蛮横,他依仗平原君的权势,不但拒不缴纳税款,而且还口出狂言。
赵奢依法征税,自然不怕这帮不法之徒的嚣张之举,他平静而又威严地说:“缴纳税款是国家的法令,抗税不缴是要受到严惩的,平原君是法令的制定人,平原君家人就更应该积极纳税,否则以身试法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然而“管事的”仗势欺人惯了,或许不懂法,或许认为自己可以凌架法律之上,所以根本不听赵奢的警告,一招手叫出九大汉来殴打赵奢一行。赵奢在“规劝”无效的情况下,依据当时赵国的法律,将所有搞税之徒就地正法。
不久,这事传到了平原君耳中。平原君十分恼怒,杨言一定要将赵奢革职查办,并且还要问成死罪。一些好心人劝赵奢“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逃命去吧。但赵奢毅然拒绝,他认为秉公执未能,何罪之有!为何要逃跑呢!不仅不应逃跑,而且要论个是非。于是,他找到平原君,一身正气地说:“你身为相国,却听任手下藐视、破坏国家法令,你想过后果吗?如果满朝文武官中都象你一样置国家法令而不顾,那就会引起民愤,国家就会衰败,一但战争发生,就会因民心向背而无人为国出力,因国库亏空而无钱为军队支付饷银,这样一来赵国就有灭亡的危险,那时你还能在这里享受相国的待遇吗?”
平原君自知理亏,但还是辩解道:“你处分闹事之人,为什么不事先向我请示。”
赵奢回答说:“处理这事本来说是我的职权,难道执行法律还需请示吗?”
平原君听了赵奢一番话,十分佩服,发现他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于是推荐他上朝参政,以后赵奢与廉颇、蔺相如一道成了赵国的重臣。
剖析:1、赵奢身为税官,能坚持原则,秉公执法,敢于“碰硬”,以大无畏的精神抗税行为做斗争,甚至置生死于不顾向平原君宣讲依法治国的道理,宣讲税收的重要性,最终还制止了平原君打击报复的念头。这说明要做一个称职的税官,不仅自己要严格执法,还要教育别人懂法守法,这样才能作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古人尚能如此,今人更应加强以法治税。
2、本文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法律的置高无上,任何以身试法的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依法征税是一种理直气壮的事。
3、在用人问题上,平原君作到任人为贤和知人善任。从个人感情上看平原君恨不得杀了赵奢,但从国家的利益上看赵奢又是一个有用之才,最终平原君不计个人恩怨重用了赵奢。这种用人之道对今天干部的使用也是一个借鉴。
上一篇:乾隆年间的税务告示碑
下一篇:什么是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