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31 苹果版本:8.7.31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事项会计理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的基础

来源: 上海会计·顾 抗 袁树民 编辑: 2002/04/30 16:21:18  字体: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旨在向利害攸关的各个方面传递一家企业或一个经济个体的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美国会计学会于1966年出版的《论会计基本理论》(A 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明确提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并指出"会计是为便于信息使用者有根据地判断和决策而鉴别、计量和传输信息的过程"。 而会计除了能提供主要的(财务)经济信息外,是否还能提供次要的(其他)经济信息;主要和次要,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又在互相变换着。因此会计究竟能提供何种经济信息,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决策使用者的需求,在会计界历来就存在很大分歧。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行,需要会计理论的新见解。事项会计理论(The Events Approach)就是其中之一, 它从新的角度观察、解释会计问题,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的深入,它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 事项会计理论

  "事项"(event)是指对一项活动(action)特征的可行观察结果。 这项活动的特征,能被直接观察到,并对信息使用者具有经济含义。由于信息使用者的不同和同一个使用者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个事项,会赋予不同的意义。因此,一项活动从某一个角度观察、计量,对信息使用者有某种经济含义;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计量,又会有另一种经济含义。每一种经济含义用一个事项属性加以描述,这样,一项活动可有一个或多个计量属性。确定活动的属性并加以计量是会计的任务之一。
  事项会计理论认为会计的目的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对于各种各样决策模型有用的相关经济事项的信息",而把经济事项本身的信息运用到决策模型中是信息使用者自己的事情。所以从作为决策基础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观点来考察会计信息是有益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得按照各自的要求对事项信息进行积累、分配和价值计量,最终将事项信息转化为适合于使用者决策模型的会计信息。

  由此可见, 事项会计理论和传统会计理论有明显不同, 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观察经济现象的立足点不同。传统会计是以价值学派为基础的,它主要为用户的决策模型提供价值输入。事实上,就所有用户而言,仅仅输入价值量未必是最佳的。 以价值为基础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有以下的局限性:(1)经济事项具有多方面的特征,试图通过一种计量尺度(价值)而忽视诸如生产率、性能、质量、可靠性、数量以及其他事项特征来描述事项,具有明显的缺陷;(2)会计的数据分类方法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不一定总是恰当的, 只采用会计科目对经济事项进行分类,往往导致一些重要的决策信息被遗漏,经济事项的非价值信息被隐没了; (3)会计信息是被不同的决策者利用的,每个决策者因地位、个性等不同,对会计信息的种类、信息量、汇总程度的关注点不同,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价值汇总程度很高的会计信息(如会计报表),显然不能满足各个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决策者的需要; (4)以价值为基础的会计信息处理是由会计信息系统完成的,而关于同一事项其他方面的经济信息则由其他系统完成,结果导致经济信息的不一致性、不完整性及冗余量很大。

  以事项会计理论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一项事项的描述是多维的,因而事项信息具有全面性、完整性及冗余量小。信息使用者根据决策的需要, 选择有关的事项信息, 并采用一定的方法、程序对事项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形成决策模型所需要的输入,所以以事项会计理论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更能满足使用者决策需要。

  二、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建立在事项会计理论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它要求对会计所要报告的经济事项,予以清晰的分类;运用特殊的标识,形成有效的分类;利用一定的手段,按特殊的标识,从不同的角度加工会计事项,以形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为不同的决策者服务。

  会计信息系统一般可分为会计核算信息系统、 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会计信息检查系统。从会计信息使用者得的观点来考察上述分类, 会计核算、 会计管理、会计决策、会计检查是属于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目的的系统。会计核算是反映过去,会计管理是控制现在,会计决策是规划将来,会计检查是审查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在这四个不同目标的系统里,会计核算是基础,只有会计核算得到的信息正确,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会计管理、决策(使用会计信息)和检查(审查会计信息)。所以这四个系统的信息源应该是一致的。从事项会计理论的观点看,这四个系统都取之于同一经济事项,按其决策的种类和层次不同,给予不同的标识,经过不同的处理,就能得到不同的信息。

  在财务处理模块里,设置账户定义是为了将来取得某种信息,预先设置好塑造该种信息的模型。在这里我们把总账会计科目和明细账会计科目的观念转变为非底层科目和底层科目的观念。按这种观念,总账并不一定是非底层科目,底层科目并不一定是明细账。底层科目和非底层科目所反映的是对同一个经济事项作不同的归类,因此必定要给予一个不同的标识。有了不同的标识,在会计凭证输入时,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会计科目的逻辑校验;在登账、结账时都有一定的标识,以便区别凭证是否登账或结账;底层科目在打印时,有些是日记账形式,有些是三栏式明细账或多栏式明细账,也有些是数量金额式明细账,这就需要对不同的底层科目给予不同的标识。对上述四种账,就要给予四种标识,这四种标识在会计凭证录入时,都表示底层科目,而在打印时,又分别表示不同形式的账页打印。事项会计理论的基础,就在于对不同信息的使用者给予不同的标识。

  在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中,按事项会计理论,在定义工资的基础数据项、固定资产的卡片时,都要增加一些特定的项目(标识),例如工种、部门、固定资产是否在使用等等,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不同的目的信息汇总。会计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大部分取之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这就需要在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初始数据(事项)输入时,事先定义好一些标识,供管理和决策所用。例如要进行应收、应付账款的账龄分析,在初始设定供货单位和销货单位时,应预先设定信誉度、赊销期限、销货账号、付款日期、购货日期等项目,对每一个项目,都给予一个标识,以便能正确地进行账龄分析。

  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不但要考虑核算、管理、决策的需要,还要考虑查账(审计)的需要。按事项会计理论,预先应设定好一定的标识(审计线索)以备查账。例如,要审查一个账务处理系统,不同企业的账务处理系统所用的计算机语言不同,数据文件的结构不同。如何用通用的方法,来审查账账务系统所提供信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这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下面以账务处理模块为例,说明事项会计理论在查账中的应用。

  账务处理模块,是指从凭证的输入到账表输出这样一个过程,这里的凭证一般指记账凭证,包括手工输入的记账凭证和其他子系统取得的机制凭证。 整个账务处理模块就是对接受到的凭证数据进行分类、 计算、汇总,分别得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报表等,凭证(凭证库)是账务处理模块最重要的数据来源。

  账务处理模块,从凭证输入到对凭证进行处理生成各种账表的一系列过程中,都要用到会计科目和该科目的余额,因此在任何一个账务处理模块(不管是哪个公司或者用哪种计算机语言开发的),都必然存在着一个反映会计科目名称、代码及其与之相关的数据项的数据库(代码库)。账务处理模块中所有的账表(日记账、明细账、总账、报表),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从代码库和凭证库中取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生成账表的过程,就是把代码库中的余额和凭证库中的发生额,按不同的标识(科目也是一种标识)进行不同的组合。所以代码库和凭证库是进行会计信息处理的信息源。代码库和凭证库中的数据是原始信息,而账表中的数据是经过加工后的信息。计算机需要保存的是原始信息,这样能节省计算机储存空间,而经过加工后产生的信息,则可以通过计算机运算,随时产生。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查账被赋予新的含义,就是查代码库和凭证库。

  用事项会计理论来描述,凭证是经济活动发生的事项,代码是描述事项特征的一种工具,代码库里的不同数据项,按不同需要预先设定好不同的标识,就能满足不同的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有些标识是为内部信息使用者服务的,有些标识是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服务的。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服务的,就需要有一个由信息使用者提供的统一标识(数据结构)。 为了会计信息管理和查账(审计)的需要, 上海市账政局在1992年颁布的沪财会(92)30号文件中,曾制订过一个统一的会计科目对照表文件(代码库)和本月记账凭证文件(凭证库)。代码库和凭证库都规定了每一条记录的总长度、数据项个数及排列顺序、每个数据项的位数,要求使用会计核算软件正式替代手工记账的单位, 月终一定要把代码库和凭证库中的数据, 转到上海市财政局统一规定的格式上,并用磁介质保存三年以上,供财政和审计部门使用、管理和审查会计信息。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事项会计理论既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奠定了会计的理论基础,又为设计成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真正能做到数出一门、资料共享,提供了可实现的途径。因此我们认为建立在事项会计理论基础上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将是今后会计信息系统研究的方向。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