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使用管理
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后的日常使用管理是通过对系统运行的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完成预定任务,保证系统内各资源信息的安全与完整。具体包括:(1)机房管理。对机房的管理旨在为计算机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防止各种非法人员进入机房,保护机内程序和数据的安全。(2)上机操作管理。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上机运行系统的规定,操作使用人员的职责,操作权限与操作程序等内容。
二、系统维护管理
系统维护管理包括硬件维护与软件维护两部分。硬件维护主要内容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时,及时进行故障分析,并做检查记录,在设备更新、扩充、修复后,由系统维护人员安装和调试。软件维护主要包括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三种。正确性维护是指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适应性维护是指单位的会计工作发生变化时,为适应而进行的修改活动;完善性维护是为了改善已有功能的需求而进行的软件修改活动。
三、会计档案管理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档案管理主要是指打印出的各种帐簿、报表、凭证、存贮会计数据和程序的软盘及其他存贮介质,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以及其他会计资料。会计档案管理是在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连续进行的保障;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维护的保证,是保证系统内数据安全完整的关键环节,也使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
(一)记帐凭证的生成与管理。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单位的记帐凭证生成有两种方式:
1.由原始凭证直接录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打印输出。在这种情况下,记帐凭证上应有录入人员的签名或盖章,稽核人员签名或盖章,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盖章,收付款记帐凭证还应由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打印输出生成的记帐凭证视同手工填制的记帐凭证,按《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立卷归档保管。
2.手工事先作好记帐凭证,计算机录入记帐凭证然后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保存手工记帐凭证与机制凭证皆可。
(二)会计帐簿、报表的生成管理
1.日记帐每天打印,一般帐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月或按季、按年打印,发生业务少的帐簿可满页打印。
2.现金、银行存款帐采用打印输出的活页帐装订。
3.在所有记帐凭证数据和明细分类帐数据都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情况下,总分类帐可用“总分类帐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替代。
4.在保证凭证、帐簿清晰的条件下,计算机打印输出的凭证、帐簿中表格线可适当减少。
(三)关于磁性介质及其他介质的管理。存有会计信息的磁性介质改其他介质,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之前,应妥善保管并留有附本。为了便于利用计算机进行查询及在电算化系统出现故障时,进行恢复,这些介质都应视同会计资料或档案进行保存,直至会计信息完全过时为止。
(四)关于会计电算化系统文档资料管理。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的全套文档资料,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至该系统停止使用或有重大修改之后的3年。
四、会计人员管理
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后应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及对使用人员的管理。基本方法是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基本管理原则,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并尽量将之与各类人员的利益挂钩,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一方面加强内部牵制,保护资金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系统的运行效益,使会计信息更加安全与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