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力度,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同时要强化审计监督,确保财政支出的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
一、现阶段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财政支出方面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不能急于求成。各地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分步推进,政府的专项资金要用在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上,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支出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一)地方财政管理级次过多。我国地方财政有四级,在省和县之间还有市级财政。从我国财政实践看,由于现行分税制比较注重财权划分、忽视事权合理分担,“市管县”的管理模式在很多地方不仅没有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而且成了集中县级财力加快地级市建设的体制工具,导致县乡财政对基层农村投入不足。
(二)缺乏财政投资决策程序。新农村建设,要合理安排财政资金的投向,要结合各地农村的具体情况,尊重当地农民的意愿和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基层政府既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袖手旁观。要在尊重民意基础上决策,要制定明确的程序减少决策风险。
(三)财政支出监督不力。目前在财政支出监督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立法对财政支出存在重大决策失误的人员,都没有规定强有力的处理措施,导致相关主体对财政支出没有较强的责任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了财政支出的浪费。二是财政支出监督的方式方法落后。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事后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少;对某一事项和环节检查多,全方位跟踪监督少,致使一些突击的检查监督每每流于形式,难以深入。三是在监督过程中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财政支出监督不仅要防止贪污腐败,更重要的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四是不重视群众监督。
二、如何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财政支出的审计监督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谋定而后动,则事半而功倍,因此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并完善配套监督机制是十分重要的;财政支农资金具有投放规模大,持续时间长,不可控因素多等特点,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管理难度大,资金流失机会也比较多。因此,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建立有效的财政支出审计监督机制已是当务之急,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完善措施可归纳如下:
(一)明确财政支出监督的目标和内容。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支出审计监督的目标是认真贯彻严格执行财政支农资金预算,遏制其运用过程中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腐败频出等不良现象,促进国家财政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的提高。财政支出监督的内容包括对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运用的全过程以及执行财政支出的所有单位和个人所进行的考核、监察和督促。
(二)要审计财政支出决策机制和评价体系。一是要审计程序化的决策机制,实行支出决策论证制和责任制,推进财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二是要审计以结果为导向的财政支农资金机制,促使制定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估结果实施激励、约束并重的考核机制……
(三)加快财政支出监督的法制化进程。要尽快建立涵盖整个财政收支管理的财政监督法制体系,加强对财政监督工作和法规的宣传,并加大财政监督执法和处罚的力度,以保障财政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当然我国监督财政支出的相关法规欠缺的局面正在改善过程中,如为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财政部正在筹划一些相关管理办法的出台,具体涉及预算管理、资金调拨和转移支付管理、财务管理、监督检查办法等。
(四)改进审计监督的方式和方法。在财政支出监督方式上要走出事后集中性审计的套路,把重心转到日常审计监督上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的监督,使日常审计贯穿财政活动的整个领域,做到事前审计不留漏洞、事中监控不留死角、事后审计处理不留情面,形成环节审计与过程监控并举,专项稽查与日常监控并行的财政审计监督检查新格局。
下一篇:财政效益审计重点初探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