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谈审计结果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审计·秦一娜 赵安民 李志文 编辑: 2006/04/03 00:00:00  字体:

  经济责任审计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监督,更是一种评价领导干部管理经济的水平、能力、成败、优劣的重要手段,从而具有直接服务于党委、政府的用人决策和组织人事部门正确考核使用干部的政治监督职能。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机关以客观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工作业绩进行审查、考核、评价,使组织部门的定性考核与经济责任定量考核相结合,补充并完善了考核内容,增强了考核的科学性。因此,经济责任审计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审计结果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作用,审计结果必将成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

  1.审计结果质量的高低是能否运用的前提

  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落脚点是对责任人的评价,即从审“事”入手,以评“人”告终。审计结果直接关系到对领导干部的奖惩和使用,要求审计结果必须真实可靠,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如果审计结论不准确、不全面,将对党委和组织部门以至领导干部本人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严把审计质量,是对责任人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评价的保证,是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顺利进行的基础。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把审计质量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生命线,每一项审计都要为党委政府提供一份真实可靠的报告。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必须严格遵循审计程序,保证审计工作合规、合法;二是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制定审计质量标准和审计质量责任制,增强内部约束;三是突出审计重点,围绕党委政府的宏观决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开展工作;四是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五是培养和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正确履行职责。

  2.审计结果是衡量领导干部是非的“试金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所承担的经济责任越来越重大。经济责任审计正是紧紧围绕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而展开的,它是通过特定的方式和手段,以《审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真实性审计为基础,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对责任人任期内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决策情况和个人经济行为进行审查,准确地反映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和差距。它的每一个指标的评价都有相应的数据,每一个问题的认定都有事实基础,每一项建议都有针对性,每一项处理都有法律依据,更有助于客观公正地认定负有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的实绩,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的功过是非。可以有效地避免干部考核和评价中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人为的感情偏向,防止“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等干部选任工作中的弊端。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可以说是衡量领导干部功过是非的“试金石”,是考核干部政绩的“量身尺”。

  3.充分运用审计结果是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最终目标

  审计结果是否得到正确的处理和运用,直接关系到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发挥。党委政府充分应用审计结果,可以对干部离任经济责任予以鉴证,对选拔使用干部的经济责任予以考察,对领导干部任中的经济责任掌握动态信息,对严重违法乱纪者及时发现并严肃查处。

  (1)审计结果为干部离任提供审计鉴证。为它一任其政绩究竟如何,不仅是组织部门需要掌握的,也是离任者自己所关心的,广大人民群众更是希望给予一个明确的答复。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满足各方面的要求,使离任者走得清楚,继任者接得明白。

  (2)审计结果为任用干部提供考核依据。经济责任审计通过量化考核的办法,与组织部门考核相结合,相互弥补,相得益彰,通过审计结果评价政绩,依据政绩用干部,充实了干部考核的内容。

  (3)审计结果为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提供决策信息。通过实施领导干部的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将干部监督的关口前移,变事后审计为事中监督,加强事前防范,及时发现领导干部在任期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为党委政府日常管理干部提供决策信息,可以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对干部起到保护作用,增强领导干部的自身免疫能力。

  (4)审计结果为惩治腐败、查处大案要案提供线索。吏者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从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参与经济犯罪,给国家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的案例可以说明,廉政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对领导干部任期内遵守国家财经法纪和廉政纪律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对重大违纪违规问题予以揭露,为纪检、检察部门提供案件线索,清除腐败分子,已成为纯洁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干部管理和监督中有广泛的用途,因此,运用审计结果就成为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标。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