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31 苹果版本:8.7.31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浅议商业银行效益审计

来源: 编辑: 2006/06/05 12:57:54  字体:

  今年,审计署制定的商业银行审计项目首次由资产、负债、损益审计转变为效益审计。在具体实施审计中,如何开展商业银行效益审计,如何达到效益审计的目标?本文拟对此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商业银行效益审计解读

  商业银行效益审计是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自2002年以后,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金融审计开始围绕“风险、效益、管理”展开,其中已包含相当内容的效益审计成分。但是审计署《五年规划》对我国近期效益审计目标确定为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类型进行探索,而不是在原有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中发现一些效益审计方面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开展商业银行效益审计必须理清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与效益审计的区别,这样才能有重点、全面、规范化的开展商业银行效益审计。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主要关注的是“真实性和合规性”,通过发现和查处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以起到警示作用,督促被审单位加强管理,健全制度。其实质仍然是账项审计和制度基础为主的审计模式。而效益审计重点是“效益性”,主要关注商业银行的经营效果和风险问题,对其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偿付能力、持续经营能力发表审计意见,为政府推行银行改革、制定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其实质应是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

  二、商业银行效益审计应用

  (一)在商业银行效益审计中引入风险导向审计

  银行是高风险行业。经营货币的本质属性又决定了银行一旦控制风险失败将产生巨额损失。基层银行一次失败经营造成的损失可能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利润都无法弥补。因此,关注商业银行经营效益,首先要关注其经营风险。

  风险导向审计是指通过确定企业面临的主要经营风险并评估现有控制措施和程序,确定剩余风险;审计过程中再追加测试的内容和范围,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这一审计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了解银行业务,识别并评价风险控制方法,并评价现有内控制度如何将风险降至银行管理可接受水平,而对于非主要风险的内控措施则不予评估;其次将分析性复核和实质性测试相结合,重点关注所识别的重点风险领域;再次针对关键性风险的重大错报及控制点的缺失提出若干有效控制风险的意见或建议。

  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有助于排查银行经营风险点;针对审计中发现的无效控制措施,提出改进管理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从而有效的整合审计资源,将审计资源分配到关键风险点和重点审计内容上。

  (二)检查银行内部及银监会等监管部门的各类效益指标的设置及完成情况

  效益指标评价体系对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效益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很难在短期内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权威的效益审计指标。并且效益审计指标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制定,完全照搬国外的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也是不可取的。

  在现有条件下,商业银行效益审计可充分利用银行内部及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已有的效益指标,因为,无论商业银行还是外部监管部门设置这些效益指标就是为了保障商业银行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及降低经营风险,与效益审计的目标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在具体实施过程,首先应注意改变过去的审计程序,增加审前调查的时间和力度,详细测试和评价银行内部及外部监管部门设置各类指标的合理性及对风险的控制程度,并筛选出影响审计重要性的重点指标;其次在分析性复核的基础上,对重点指标数值波动异常的进行实质性测试;同时将检查各类指标完成情况贯穿在审计的全过程;最后进行汇总分析,得出结论。

  (三)对重点基层行和重点业务进行专项效益审计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繁荣,商业银行的业务和品种也不断的增加。新的业务和新的金融产品给了商业银行效益审计新的挑战。同时,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不断增加的矛盾已经凸显,以审计部门现有力量在一个项目中很难对全部支行进行全面效益审计。如何在商业银行效益审计中将有限的审计力量投入到重要的审计内容上,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可按资产状况指标和对主营业务的经营效益分析确定重点审计内容,进行专项效益审计。一是通过资产状况指标评价,在审前调查阶段可以据此确定审计实施中重点抽查的支行。以某分行为例,通过评价下属各支行资产安全状况、盈利状况、流动性状况,并对各指标赋予不同的分值,计算出各支行的评分,综合审计目标、审计环境等因素作为抽查重点审计支行的依据。二是按经营项目的类别,如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公司贷款等逐一进行分析。筛选出发放金额大、各年度五级分类的变化情况异常、近期不良增加迅速的贷款类别,进行实质性测试。笔者所在部门在2005年度的商业银行审计中进行了一次专项效益审计调查的尝试。在实施审计中,审计人员在对A行C消费贷款进行分析性复核时发现该行发放的C消费贷款不良额度2005年比2004年增加8000余万元,并且作为一种短期的消费贷款,2005年不良占比高达12%.审计组据此开展了该项贷款的效益调查,发现该行存在管理失控,风险积聚等诸多经营效益方面的问题。目前该行已停止了该项贷款的业务。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