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本文从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供需状况出发,对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环境、特征及发展趋势作以下思考。
一、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供需环境
1.供需主体的认定。美国会计学会(AAA)于1966年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将会计信息使用者区分为外部使用者和内部管理人员。其中,外部使用者包括目前的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雇员、股票交易所、政府机构、顾客和其他人士或组织,也包括这些使用者的代表,如证券分析者、同业工会、资信评估机构和工会领导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89年7月公布的《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结构》中认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利益关联者(包括顾客、供应商、财务分析与咨询机构、社会公众等)。本文对会计信息需求方的认定是基于投资方出发的,而会计信息供给方则认定为企业经营者。
2.供需环境的特征。广义的外在环境具备如下几点特征:①市场存在专业信息服务中介机构可以协助投资者处理投资决策信息,而投资者可以转让部分或全部信息采集和处理功能给他们;②投资者有机会投资许多证券,从而使单一证券相关的部分风险得以分散;③信息中介在搜集和解释财务信息方面相互竞争;④管理当局为了取得投资者的资金也会相互竞争,他们有动机向投资群体提供财务信息;⑤资本市场往往具有较高的信息不对称特征。
二、信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一)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基于“利益相关性”
“利益相关性”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法规强制。政府出于宏观管理的需要,会对不同主体的利益作强制性规定。如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当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将财务报告送交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告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前二十天置备于本公司,以供股东查阅。
2.契约规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和其他往来通常会导致一定的经济后果。在此过程中可能会要求会计主体向某利益主体提供一些会计信息,如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借款合同中就会有企业向金融机构提供定期财务报告的条款。
3.自身利益驱动。对某些信息使用者,虽然法规未予以强制,也无契约规定,但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向他们提供会计信息。如上市公司存在着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动机,其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竞争性资本,以降低资本成本。
4.社会责任。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还担负着社会义务与责任。企业出于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的考虑,往往会向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组织或个人提供会计信息。
(二)信息需求对信息供给的制约因素
1.信息需求方的力量均衡。在现实生活中,力量较强的使用者对信息披露起着关键作用。在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股票投资者占主导地位,信息披露偏向于投资者的要求;在债权人占重要地位的日本,信息披露更多地体现债权人要求;在我国企业负债率普遍较高、而资本市场还处于初创阶段的情形下,信息反映和披露就应该充分考虑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
2.信息取得的处理成本。从理论上讲,企业提供所有的会计信息对使用者最有益,但实际上行不通,需求者取得信息是要付出代价的,他们对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究竟有多大信息加工量,还得取决于企业信息披露的方式、内容和质量,这就必然存在一个供需双方利益均衡的过程。
3.信息谈判成本。如果把企业看成一组契约,信息供需双方实质上是通过谈判来确定信息如何披露,但却受到谈判成本的限制。
4.信息时差。信息需求因时因地变幻莫测,需求影响供给,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需要通过复杂的途径和方式,使供给表现为相对稳定。
(三)信息供给对信息需求的反作用
信息供给不是简单地适用信息需求,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信息需求。而信息需求反过来又会对信息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就是在供需矛盾的不断发展中得到改进的。凡属影响信息供给的因素就必然对信息需求产生反作用。
1.信息披露成本。成本效益原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即任何一项活动,只有当其收益大于成本时才是可行的。因此,信息披露需要在收益和成本之间加以权衡。
2.信息披露的限制性。一方面,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是特定企业的信息,并不涉及所有信息,如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等;另一方面,财务报告不披露严重损害企业竞争地位的信息。这些也会制约信息需求方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理解。
3.财务报告的外部性。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未公开时,它是私人产品,不存在外部性。一旦作为财务报告公开发布,私人产品就会转化为公共物品,存在外部性。披露企业信息的股东支付了披露成本,但其他企业的股东,即使受到该信息披露的影响,也不必支付成本。因此,企业由于财务报告的外部性而常常在信息提供方面保持谨慎性。
三、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
1.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随着以技术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竞争将转向对技术和人才的开发、利用和争夺,以创造未来现金流量和企业市场价值来确保竞争优势。从而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源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将会日趋提高,社会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这必然使企业加强对这些信息的披露。
2.相对值信息的披露。当财务信息的用途更多地倾向于各种各样的决策而不仅局限于财富分配时,那么以绝对值揭示信息的传统方式就必然会遇到相对值信息揭示的挑战。相对值信息更具有可比性,能更好地满足决策的需要。
3.时效性信息的披露。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存在于网络计算机中,使得企业信息的日常披露成为可能,甚至可以进行实时财务报告披露。
4.财务预测信息的披露。财务预测是以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事项和可能采取的行为为基础进行的预测,包括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
5.分部信息的披露。对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说,他们在决策过程中必然要考虑报酬的高低和投资风险的大小问题,而一个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集团,其风险的大小和报酬率的高低又往往取决于企业经营行业的性质和现状、经营地区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政策。这样,披露分部信息的企业未来经营报酬和经营风险的分析比不披露分部信息的企业要准确得多。
6.自愿披露。在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方面,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降低交易信息成本,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企业就会根据投资者的信息需求自愿披露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企业也有可能把自愿披露信息作为宣传企业形象的手段,美化企业形象,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以及公司证券在资本市场上的变现能力和流通能力。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