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企业在任何时候都须持有一定数额的现金,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然而,就某个具体企业来说,在某一特定经营期间之内从事基本生产经营到底需要多少现金,并不是每个财务人员都非常清楚的。为此,在现金管理上,企业财务工作者应正确开展现金盈缺平衡分析工作。
所谓现金盈缺两平点,是指为了保证企业(或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正常进行所必须具备(获取)的最低限额的现金所应达到的业务活动水平。该活动水平可以是某种产品应实现的产销数量,也可以是其应实现的销售收入。现金盈缺两平点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经营盈亏两平点,即通常所说的保本点。现金盈缺两平点是指某个企业(或产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其所能获得的现金收入刚好可与其所必须发生的现金支出保持平衡,既无富余也无短缺。在此现金盈缺两平点上,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取的现金数额恰好可补偿因其开展相关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最低现金需要量。而经营盈亏两平点却是指某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其所获得的收入总额刚好可与其成本总额保持平衡,此时,既不盈利,也不亏损,整个生产经营恰好处于保本。之所以在计算一般意义上的经营盈亏两平点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确定现金盈缺两平点,这是因为:就一个企业而言,人们一般都希望它的预期或实际业务量大于经营盈亏两平点业务量,以便获得相应的盈利。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某个企业在某一年度(甚至连续几年)的实际业务量并未达到经营盈亏两平点的业务量要求,没有获得利润甚至发生亏损,但它却有可能持有一定数额的“富余”现金。也就是说,此时整个企业的经营是亏损的,但其现金却是盈余的。这一部分“富余”现金的真实来源是计人企业当期总成本中的、不以现金进行实际支付的那一部分固定成本,如厂房、设备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等。正是由于存在这一定数额的富余现金,才会使得某个暂时处于经营亏损状态下的企业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继续保持经营。
可是,一旦企业的预期或实际业务量低于现金盈缺两平点时,问题就发生了质的变化。企业从其自身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能够获得的现金收入将无法补偿其必须发生的现金支出,现金将出现短缺。此时,企业将基本上丧失原材料采购、工资发放和其他日常开销所必需的现金支付能力,若无别的现金供应来源,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必将难以为继。
由此可见,当某个企业没有实现经营盈亏两平,即实为经营亏损时,其生产经营活动却有可能因存在若干富余现金而继续进行下去;而当没有实现现金盈缺两平时,则必然因缺乏起码的现金支撑而无力维持最低限度的生产周转。可以肯定地说,对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而言,现金盈缺两平点比经营盈亏两乎点更为重要。
现金盈缺两平点和经营盈亏两平点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图略)
1.图中D点为现金盈缺两平点,其对应的业务量水平为A;F点为经营盈亏两平点,其对应的业务量水平为B.
2.当业务量水平处在A和B之间时,虽然总成本大于总收入,整个生产经营处于亏损状态,但存在一个表明拥有若干富余现金的三角区域(即厶DEF),在该三角区域内,即A、B两点之间任何业务量水平上的现金收入数额始终大于现金付出数额。
3.当业务量不足A时,任何业务量水平上的现金收入数额都低于现金付出数额,现金发生短缺。现金盈缺两平点可按下式计算:
现金盈缺两平点=以现金支付的固定成本÷单位产品边际贡献;或者=以现金支付的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上式中:单位产品边际贡献=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产品变动成本;边际贡献率=单位产品边际贡献÷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另外,比照现金盈缺两平分析原理,还可进一步计算该企业的目标利润现金限额业务量,其计算公式为:
目标利润现金限额业务量=(以现金支付的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产品边际贡献;或者=(以现金支付的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边际贡献率本文所阐明的现金盈缺两平分析是在比较理想的经营环境下进行的,并未涉及其他复杂要素的影响。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在按照上述方法开展现金管理工作时,还应当通盘考虑本企业的诸多现实影响因素,如往来结算、资金周转、物资储备、长期投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