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谈高校的财务管理

来源: 编辑: 2004/01/31 08:54:33  字体:
  当前,我国高校改革正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体系也在逐步健全、合理,但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拟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任务、目标及实现途径谈几点个人看法。

  高校财务管理的任务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所需经费已从国家统一拨入的方式,改为多方筹集资金的方式,其财务管理的任务也随之有了很大变化。在国家颁布的《高校财务制度》第四条中有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依法多渠道筹措资金,以此解决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的来源问题”。因此,除去国家仍是教育投入的主要力量,财政投入仍是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之外,科研事业收入、学校向校办产业投入获得的收益,以及社会各方捐资助学收益等多方面筹集的事业资金也是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高校要生存,要在生存中求发展,就必须有高质量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并且在将来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产品”。而这种高质量是由社会来公认的,这就说明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在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总目标下完成多方筹措资金和有效使用资金的任务。

  高校财务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依法管理的原则。即高校必须依法规范财务行为,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针对高等学校颁布的规章制度。另外,高等学校也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

  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原则。在国家投入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高校应广开财源,多渠道筹集资金,才能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原则。正因为资金不足,合理配置财力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在校内制定出更为合理的财务管理办法,既充分利用现有的财力资源,又尽可能避免在经费使用上的浪费。

  正确处理各方面经济关系的原则。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集中财力优先保障发展目标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要保障日常的维持性支出,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对于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管理工作,必须考虑培养人才与自身经费支出是否相配比,也就是要充分考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我认为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完成财务管理的任务,进而完成高校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1.年教育成本最小化。这个指标符合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但学校之间、专业之间的规模大小不同,年教育成本最小化的程度也不同,因此这个指标的适用范围只是学校和专业自身与以往年度的年教育成本的比较。在学校之间、专业之间则缺少可比性。

  2.在校生生均教育成本最小化。在校生生均教育成本即学校当年的事业支出与学校当年在校生平均人数之比,这个指标可以避免年教育成本缺乏可比性的缺陷,可以在学校之间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类后的理工科类学校、文科类学校之间比较,以反映出这些学校财务管理的水平。但这个指标也有其缺陷,即没有考虑到培养人才的质量问题。如:对于某个理工科类的学生,学生质量的高低与其开设的实验课程的多少;接触到的在国内、甚至是国际上领先的仪器、设备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培养学生的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都有其直接的关系,而这一切又会使在校生生均教育成本提高,因此单纯用在校生生均教育成本最小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也有其不妥之处。

  3.用培养合格学生生均教育成本最小化来反映高校财务管理目标较为合理和科学。计算培养合格学生生均教育成本,需首先确定每门课程达到合格的标准,为达到此标准应具备的人、财、物条件的多少与考核通过这些课程的学生人数之比即为此生均成本,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与教学管理的密切配合,因而其难点就在于合格学生标准的判断、统计和计算,但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并非不可能。

  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途径

  为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学校的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分配办法等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以规范高校的经济活动。2.合理编制财务预算,并对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3.科学配置好高校的各方面资源,既要充分、合理的利用现有高校的资源,又要节约支出,避免经费使用上的浪费现象,优化经费使用的支出结构。4.全面了解高校的经济状况,特别是财务状况,并监督各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china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